-
首頁
-
新書小說排行榜
-
以下式神中來自高天原的是

以下式神中來自高天原的是
駱秀珮
20268萬字
68527人讀過
連載
旅行的目的是什么?簡單的游山玩水?還是試圖擺脫固有的陳舊環境,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無拘無束的松懈自己?又或是天馬行空,嬉逐人間,縱情于湖光山色中映照內心?我不知道,每個人都應該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答案。但我想,旅行應該是苦樂喜悲并舉的。當我們處處防備圍墻重重徘徊處,遠方行人狹路相逢卻不吝暖人笑意;當我們張開雙手敞開懷抱投遞每一個微笑時,陌生人剖心相照懷抱亦可如兄弟親密。我想,這大概就是旅行的意義,消除偏見,發現自我,豐富人生。所有帖子已經更新完畢3樓河內篇29樓 芽莊篇621樓大叻篇 我的越南行——我一定會懷念這一路,自由短暫卻徹底。 鳴謝 行在越南網 友情提供的旅游景區攻略資料。十一假期我該去哪里? 從沒有踏出過國門,一直想去到一個完全不能用漢語的地方,想體驗那種不一樣的生活,獨自。這次我聽了同事的建議去一趟芽莊享受一下沙灘、潛水、美味海鮮也是及好的。越南是一個超級適合度假的地方,海岸線狹長,海鮮、潛水、海景房樣樣都有,樣樣便宜,中國人去玩完全沒有壓力。越南還是個快樂的國度,完全沒有新聞里說的那么窮,人們不會過于追求金錢,而是選擇舒服地活著。很容易就被越南人樂觀的情緒所感染。越南每個旅游城市都有自己的特點,一路下來,完全不會審美疲勞。河內街頭的電車美女與美食,讓你眼睛和舌頭上天堂;芽莊是潛水的圣地,還有洗黑泥的妹紙和海鮮;大叻像阿爾卑斯山下的小鎮,紅墻綠瓦、咖啡飄香。。。乘坐到達河內大巴車到達友誼關,在友誼關,給邊防武警遞上自己的護照,他職業性地微笑一下,蓋個戳,然后放行。辦理了出境之后,我就算真正地離開了祖國,跟隨人流進入了越南邊防的小房子,大家都擠成了一團,每個人都在護照里夾了10塊錢遞進辦入境的窗口(據說不夾錢,護照就會被扔到一邊,沒人管),沒有零錢給他一張100居然只找了我88塊錢。。奶奶的多收了2塊錢小費,算了到了人家地盤上乖乖的,只希望護照快點出來。大概等了10來分鐘,就會有越南長官拿著一疊護照挨個念名字,不過發音確實很蛋疼,念到名字的人拿上護照就算入境了,沒聽清的人也不用著急,他會再念第二遍。友誼關可以換到全世界最高的匯率 1元RMB=3400越南盾,熬了30年,終于成了百萬富翁…… 抵達河內,在三十六行街(背包客比較多的商業街)隨便找了個酒店住下來,酒店到處都是,價格也便宜,雙人間基本上就是15-20美元一天,摩托車一天大概要7美金。由于歷史原因語言交流出現了嚴重的障礙,可愛的越南妹子說的英格力斯我完全的不懂,沒辦法只好使用必殺技“國際手語”她完全的明白,OK!住了房,租了摩托,問好路~出發!河內的天氣和8月的北京差不多,一樣那么悶熱,身體雖然遭罪,但眼睛卻很享福,因為每個人都穿得那么性感 ,一到還劍湖,立馬感受到這里的生活節奏是如此的安逸,每個人都慢悠悠地活著,街邊游走著不少賣美食的小販,還有不少美女悠閑地騎著摩托車,我想我來對地方了。第一次到越南,對什么東西都充滿了新鮮感,特別是對河內的妹紙,她們面容嬌好、身材苗條,打扮時尚。河內留給我的兩個印象:美女多、摩托車多,當這兩者結合起來:很多美女騎著摩托車在你身邊來來往往,這場景,光是想想都會讓人流口水。 河內的摩托車確實多,大街小巷全是,今天一天看到的摩托車,比過去十年還多,都說重慶生產的力帆摩托車都賣給了越南,看來,還真是這樣的。 不多拍點摩托美女 怎么能對得起看帖子的勞苦大眾~雖然是大清早,但依然不時有漂亮的妹紙來讓你眼前一亮,特別是她們騎摩托車的樣子讓你有種想變成摩托車的沖動。 本以為對面那個甜美系的妹紙是越南人,一搭訕才發現是日本人,頓時興趣大減,要看漂亮日本妹紙在家就可以了,根本用不著跑到越南來。 沿著還劍湖由北走到南,就是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了解一個國家,至少要知曉一些它的歷史;了解一個國家的歷史,博物館是個好去處。越南歷史博物館建于1932年,主體部分是一座三層黃色的建筑物,有著八角攢尖的頂和仿木結構的斗拱和瓦檐,也有向外突出的歐式陽臺,匯集了東西方不同的建筑風格。占婆時期的青銅鼓、新石器時期的陶器 、占婆時期的青銅器 、阮朝時期的瓷器 、前黎朝的木佛像 、阮朝時期的書籍,未被法國占領之前,越南一直在使用漢字 。沿路上很多城管車,都是用喇叭喊,大概的意思也就是禁止占道之類的,但是每個人都荷槍實彈有點讓路人打怵的。突然有個想法:不知道與我們國內的城管PK一下 會是什么結果呢?圣約瑟夫大教堂,第一感覺就是很眼熟,原來這就是巴黎圣母院的縮小版,建于1886年??磥矸▏?在越南殖民時期還是狠下了血本的。黑白斑駁的墻面充滿了歷史感,應該說這里是河內最美的建筑了,教堂的大門只有在舉辦彌撒時才會打開,其余的時間,游客要從側面進,側門位于面對教堂左側的小巷內。 騎著摩托的確很快,按照地圖的示,本來要去文廟的,卻誤打誤撞的走進戰爭博物館,既來之則游之,買票進場!講解員妹紙慷慨激昂的訴說著越南人民是如何用智慧擊敗美帝國主義,一幅幅圖片、一片片殘骸仿佛在給人們還原那一段刻骨銘心的侵略戰爭。胡爺爺紀念堂威嚴的聳立在市中心,他老人家不在家,據說是到俄羅斯度假去了~紀念堂門口站的兵是我見過的所有越南士兵當眾最板正的。。。 面對紀念館的右手邊是主席府(法國統治期間的總督府),胡志明曾經在里面辦公生活,后來感覺太過奢侈,便搬到了旁邊的小院 面對紀念館的左手邊就是獨柱寺了,獨柱寺經常被作為越南的志被建在在世界各地的世界公園里,原寺1954年法國撤軍時被炸毀,僅存石柱。1955年在原址依原樣重建,但規模小于原建。河內游蕩的一天里在路邊、巷子邊看到了很多寺廟,燒香拜佛的僧眾還真不少,香火鼎盛,愿佛祖保佑他們!阿門~哈利路亞!途中遇到一個公園,我也小清新一下,坐在公園一角欣賞越南人民的業余生活,街舞、健美操、羽毛球、足球充斥其中??粗麄兇?球我手就癢了起來,忍不住下場與越南人民進行了一場羽毛球友誼賽,中越混雙VS美越男雙!感動不是戰勝對手的那一刻,到一個地方感受當地的文化氣息,簡單的幾句英語交流,與無國界的運動交織在一起,得此機遇我愿足矣。。。。返回酒店途中,再遇河內的摩托大軍,開始騎的不是很快總是害怕被車撞一直讓車,后來才知道越南的司機技術都超好,他們會躲著你的。 夜晚的河內非常熱鬧,老外、小吃、美女、酒吧。。。越南人喜歡喝喝啤酒,找個四通八達的路口,幾根小板凳,喝一口酒,就一口菜,眼睛也不忘給來來往往的妹紙行個注目禮。老外們則光顧一些有情調雅致的酒吧咖啡吧。各種現榨水果汁兒,我最喜歡甘蔗和芒果汁,超級爽!晚飯很是奢侈,足足花了我15萬大洋,不過這不是重點!吃飯中對面偶遇一日本人,連比劃帶說算是認識了,這家伙倒是很客氣,不過咱的革命立場不能變啊,最后哥用純正的東北話對他重申釣魚島是我們中國的...他點頭表示認同河內總結篇: ?。哼€劍湖北邊的三十六行街即老街區有很多旅館,-不等,住這里有幾個好處,首先是熱鬧,出門就是各式各樣的小商店;其次這里是旅行社、參觀、網吧云集的地方,要參各團、吃個飯什么的方便;再次,這里離景區都比較近,方便步行參觀。 吃:在越南一般就吃米粉pho ,炒飯com,春卷cha gio,我們一般都在三十六行街的路邊攤解決的,一般,一碗牛肉粉20.000D的樣子,有的hotel樓下有cafe,吃過一次類似蓋澆飯樣的東西30.000D,試過一次“中國式燒烤”,雞翅10.000D一串還說得過去,香菇也10.000D一串!喝的除了碳酸飲料和鮮啤酒還有果汁,強烈推薦芒果汁和甘蔗汁,越南的芒果甘蔗很甜,一般10.000D~20.000D一杯,試下當地啤酒也不錯,沒什么酒味,我很喜歡,一般8.000D一杯。 玩:河內的景點主要分布在還劍區和巴亭區,步行一天基本上可以看完。瞻仰胡志明墓,參觀胡志明故居和獨柱寺,然后去文廟,參觀軍事博物館、歷史博物館、和大教堂。喜歡買東西的可以逛逛三十六行街。河內這些景點的票價都很便宜,一般都在RMB10以下。 行:摩托車出租(150,000D/天),腿腳好的步行參觀也可以,因為市區其實沒有多大,而且不用擔心停車的問,走到哪都可以停下來拍照或者買東西。芽莊篇根據行程 我們在芽莊逗留3日,在芽莊的時光是我感覺到最舒服的,藍天、海灘、潛水、四島游、泥巴浴、占婆塔...童鞋們跟著我的圖片盡情游蕩在美麗的芽莊小鎮到達芽莊已經是傍晚,這里的第一頓必須是海鮮啊,龍蝦超便宜每公斤大概20~25萬,合人民幣60元。([]
最新章節:
第521章
dnf虛空魔石 dnf虛空魔石完結小說閱讀 指間
(
2023-02-24 22:59:59)
更新時間:
2023-02-25 04:05:30
楊家祥
意外看見這張圖,也意外收藏這張圖,最后意外的走在這張圖的路上。(此圖片來自網絡墨汁的經典大作。)來自iPhone客戶端朝拜中心的那座山—貢嘎轉山(更新中。。。。)!https//bbs.8264.com/thread-1891685-1-1.html貢嘎山(Minya Konka)位于四川省康定以南,是大雪山的主峰。周圍有海拔6,000公尺以上的山峰45座,主峰更聳立于群峰之巔,海拔7,556公尺。高出其東側大渡河6,000公尺,被喻為「蜀山之王」。主峰由花崗閃長巖組成,受海洋季風影響,雪線海拔4,600~4,700公尺,冰川發育規模較大。東坡最大的海螺溝冰川長14.2公里,末端下達2,850公尺,已落入森林帶內,在長期冰川作用下,山峰發育為錐狀大角峰,周圍繞以60°~70°的峭壁,攀登困難。1932年,美國探險隊攀登成功。中國大陸登山隊于1957年6月到達峰頂。目前共24人登頂,此信息來自網絡。來自iPhone客戶端此行共8人:存在(領隊),三叔(收隊),本本(財務),老岑(隊員),火湖(隊員),少少(隊員)燕子(隊員),和本人檸檬(隊員)組成,附老榆林大家出發前合照來自iPhone客戶端領隊存在,取一張我認為他最帥的照片放上來,當然還是沒有他兒子帥,所以證明他已婚,大家對他別有太多瞎想,也是忽悠我去貢噶的人(此處開玩笑)。來自iPhone客戶端收隊三叔,雖然嘴巴時時透露著不靠譜的信息,但在我心中是一個非常負責的人,一路走在最后(要不就是等最后的那位隊員)廣西少少隊員最感激的人了(此處暫時省略),新都橋塞車12小時,徒步10+公里買了2盒泡面回來吃,當然我們只有看著吃,當時非常之鄙視吖 來自iPhone客戶端財務本本,此行女驢中的強驢(可能因為我們第一次出驢吧,自我安慰一下,嘻嘻)一直跟著前隊走到前面,我眼中喜歡拍背影的女孩,大學畢業驢到現在,羨慕媽媽非常支持她驢,當然每次都會叮囑她買好保險,幸福的孩子吖…來自iPhone客戶端隊員老岑(被廣西少少聽成懶蟲,從此一路上索性叫懶蟲了)。說是看了北京青年后被觸動了,決定重走一次青春,所以就跟著我們上路了。說實話是此行最佩服的人,因為他早就過了青春的人,當然不管年齡多少,最主要是要擁有一顆青春炙熱的心。來自iPhone客戶端隊員火湖,一個做什么事都會把細節后果想得非常到位的人,當然我覺得很少男人有這么細心,可能跟是醫生有關系吧,容不得一點錯誤發生。(注:此行4男都是已婚,讓我們情何以堪吖)來自iPhone客戶端隊員少少,一路上走到最后還是不忘邊走邊馬叉,我想說在這樣的天氣中她心態確實很好,我心想三叔收隊肯定對她直接無語,估計吃了她的心都有了(純屬個人猜測),因為馬叉還需要人幫忙,看看她笑得多開心。來自iPhone客戶端隊員燕子,同我一樣初次偽驢。唯一的經驗就是跟著驢友群的驢友走了一次廣州的火龍線(應該是廣州驢友才懂的),一天就可以完成路線。去貢噶我心想跟我一樣是向往的沖動。畢竟我們不是驢,只是初次成為偽驢。來自iPhone客戶端最后,就是我了(檸檬)今年五月底才意外知道世界上有一種人叫驢友(不得不說我out)。才知道世界上有很多美麗的地方,也是意外看到貢噶的兩張經典圖片就被我保存到手機上了,保存的時候還不知道那里是貢噶,就覺得照片好唯美就存了,差不多準備要去貢噶也不知道自己存的貢噶經典圖片,后面出行臨近無奈看人家游記才知道原來那里就是貢噶。此行我也不知道自己能走多遠,但是我知道我不會輕言放棄。我也相信是貢噶讓我一直在路上………來自iPhone客戶端 回憶出發前半個月,八月初陽江之行回來后,廣州在路上群里的驢友存在給了我一條信息,問我有沒有興趣九月初去我的家鄉四川貢噶徒步,那時有點吃驚。心想我這個連偽驢都算不上的,居然有人敢叫我走貢噶(不過那時我只知道貢噶是走雪山,也沒有太大的概念)想當初7月輕裝走個火龍都殘了好一段時間。還以為他一時沖動,不過當他說只要有心就一定能走下來,這一刻心底被觸動了,結果既興奮又有一點恐懼想了好大一夜,可卻沒有按耐住內心的激動,沖動的向跟經理請假了,這一沖動也應了那句:每個人都需要一次說走就走的旅游。 中間發生了很多事情,幾經周折最后決定一定要在路上。(初次發帖很多經驗不足,只是記錄一下自己出行,所以無太多攻略記載,希望大家諒解。)來自iPhone客戶端Day1(9月1號)早上5點過就醒了,起床收東西,因為跟此行不約而同買到的同班飛機的驢友火湖約好在廣州火車站搭地鐵去機場南。一如既往的自拍附圖:來自iPhone客戶端早上8點鐘托運。登機。八點四十分飛機起飛了,不知是人品問還是怎么樣居然跟一個喝了酒的人坐,酒味難聞。不過還好兩小時就解放了。10.55分飛機安全降落成都雙流機場。來自iPhone客戶端打的到網上訂好的青旅,優惠實在。放下行李,由于其他隊員還沒到,我們就去了錦里,穿梭在大街小巷中。邊走。邊吃。邊拍。唯一遺憾一直下雨,表示廣州過來覺得有點冷。附青旅圖。來自iPhone客戶端偷拍青旅美女吃美食來自iPhone客戶端手機拍錦里,原諒像素不好。來自iPhone客戶端附錦里美食圖。手機拍攝。來自iPhone客戶端下午五點后回到青旅整理東西,六點燕子趕到青旅與我們會合。晚上三人火鍋腐敗晚餐。(下了一天雨)來自iPhone客戶端晚上九點過接到存在的電話,以為他們到了,結果聽說廣州暴雨,所以航班都延遲,還好不是停了。凌晨00.30廣西少少趕到青旅,存在他們電話不通。不知什么情況,我們都睡下了,終于凌晨兩點多他們4個隊員一起到達青旅,心想這一路多么不容易吖…他們整理好睡下了,我卻絲毫沒有睡意了。一夜未眠……來自iPhone客戶端Day2(9月2號)成都—康定—老榆林。 一大早大家就起來整理裝備,準備去南門車站坐車,昨天已經買了最早班車。出到門口大家急沖沖在青旅門口來了一張合照(注:天色微亮,加上小雨,所以看不見臉)來自iPhone客戶端到了車站,才發現去康定的早班車是以前10多座的小客車,司機一看見我們眉頭都皺到一起了(原因是因為車太小,根本放不了背包族的行李。)心想著放一部分到后車廂,放不下的放車上的過道,看到后車廂的時候才知道我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因為已經放滿其他乘客的行李。所以無奈全部搬上車的過道,小包自己放身上,也注定今天的車程是煎熬…附手機拍攝行李來自iPhone客戶端存在車上透過玻璃窗一路的風景照,風景確實很美。但由于一夜未眠所以大部分時間花在睡覺上。現在只能悔吖…來自iPhone客戶端看到這綠山綠水。心里是如此平靜…來自iPhone客戶端一路上都小雨都忽停忽下的。看著云霧纏繞這大山。來自iPhone客戶端司機在途中洗車,難道要洗干凈才能進城?來自iPhone客戶端墻邊快要凋謝的花,就像人生很多東西都不是永恒的…來自iPhone客戶端下午四點多終于到了康定,早就通知向導,大家都在車站等待向導。來自iPhone客戶端結果向導沒有來,是向導的朋友過來接我們,然后載我們去市場那邊買一些這幾天路上的物資,分了兩對,一隊跟向導朋友去購物資,另一隊閑逛。當然不解釋我是閑逛,然后就去到處看看,周圍都有大山圍繞,所以空氣很好。然后逛了超市,買了一些路餐。還去戶外店補了一些東西(不知道這里是不是康定唯一一家戶外店)來自iPhone客戶端然后回到分開的地方集合,然后去向導家腐敗,買了4斤牦牛肉做晚餐。(如果下雨建議一定要去向導家)這也是廣州出發到回到廣州中睡得最好的一晚上…去向導家這一路大家都非常興奮,并沒被天氣不好所影響。而且一路的建筑都非常特色,風景非常漂亮…來自iPhone客戶端([]
張芳堅
從沒有出過國門的我,看到了國慶自助游俄羅斯的召集帖子,感覺秋日的北方大國應該是風景絢麗的,一念之下聯系了發帖人,然后沖動地拍下了往返莫斯科的飛機票,那個時候是2012年5月9日,正值普金重返俄羅斯政壇的日子。 之后好像覺得時間很多啊,可以看很多資料啊,這樣的暗想下晃到了9月了,買火車票,訂回程票。卻幾乎沒做什么功課就來到了準備出發的時間了。時光就是這么簡單地在反復中從一百多天變成一天或者兩天的記憶,還是出行好,出行在外的日子,會因為與平常不同,哪怕一個小時,你都能記得她的內容和意義。我們的生活想要多留一些印記,就需要多一點出行。 什么是俄國? 是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琳娜》、《戰爭與和平》、《復活》,還是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是《三套車》、《紅梅花兒開》,還是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 是保爾柯察金,還是卓婭與舒拉? 是彼得大帝、葉卡琳娜二世,還是列寧、斯大林? 是加加林,還是霍爾金娜...... 那個世界上疆土唯一跨11個時區的國家,那個誕生了無數的思想家、藝術家、科學家、優秀運動員的沃土,那個第一個進入宇宙的強大的軍事國家..... 腦子空洞的、混沌地、模糊著俄羅斯的形象。 直到旅行歸來近兩個月的現在,我遲遲不肯動筆,皆是因為我的腦海依然混沌不清,梳理不了對她的思緒,唯一清晰的是我需要更多的時間沉淀,更多地去品讀她、感受她、欣賞她! 這是一組無序的預告片,下來的文字和圖片肯定有很多缺失,我只是以一個自助游的過客的身份,匆匆的走進這個國家,而且絲毫不懂俄文,留下的空白,就有待其他人去豐富和填補了。 旅行就是這樣,向往憧憬,然后去經歷,從字面圖片到身體意識,那么多的想象因為腳步的移動,最終變成鮮活的片段,留在你的腦海里! 或許就此成為你的一部分! 我看到帖子下方提醒,一個帖子只能上傳三張照片,我在大腦里努力搜索,希望找出對俄羅斯最深刻的三個感受,它們是哪三個方面呢? 一、俄羅斯的教堂 二、俄羅斯的園林 三、俄羅斯的美女本文1-6頁游記,后接第19-20頁,再接31,33-40頁,47-61頁看美女的到38頁、55-56頁 先看看我們這次的行程D1(9月30日), 早晨從深圳到香港入關(29日抵達深圳),飛往北京,再從北京飛莫斯科,一天吃在飛機上,乘坐晚上1130前往圣彼得堡的火車,夜宿火車;D2(10月1日),清晨抵達圣彼得堡,找好家庭旅店,開始“西餐”生活。坐地鐵在列寧廣場轉公汽前往“皇村”,下午參觀圣伊薩大教堂及十二月黨人廣場,步行涅瓦河大街,宿圣彼得堡;列寧廣場皇村圣伊薩大教堂 D3(10月2日),上午去夏宮,乘船游芬蘭灣抵達冬宮游覽,中午露餐面包,晚餐吃牛排大餐,夜逛彼得堡臨街小店,宿圣彼得堡;夏宮芬蘭灣冬宮 D4(10月3日),早晨到弗拉基米爾教堂感受東正教儀式, 上午去彼得要塞,下午去滴血大教堂、喀山教堂,逛涅瓦河大街上百貨公司,晚上乘火車回莫斯科,宿火車;滴血大教堂 D5(10月4日),清晨抵達莫斯科轉火車去金環弗拉基米爾鎮,游覽圣母升天教堂及悠閑小鎮,之后轉汽車前往蘇茲達爾鎮,晚餐在鎮上四星園林賓館吃魚子醬等,宿蘇茲達爾; D6(10月5日),游覽蘇茲達爾,臨時改變行程當天不回莫斯科而繼續留住小鎮,晚餐買菜做飯,吃了一頓典型的中國餐,晚上散步感受莫斯科郊外的夜晚,宿蘇茲達爾;D7(10月6日),碰巧遇到一年一度的趕集節,又改行程,一直玩到下午1點多坐車到弗拉基米爾鎮,轉長途汽車回莫斯科,夜游莫斯科地鐵,宿莫斯科;集市上,邊唱邊賣,“咱們的大餅最好吃”(猜的啊!唱的什么聽不懂)家里種的南瓜、土豆、蘿卜、蘋果......手工做的針織用品,統統都是自己做的!小洋娃娃帶著小老鼠今天也來賣南瓜,好大的南瓜??! D8(10月7日),乘地鐵到新圣女公墓及修道院,中午吃日本餐,隨后參觀莫斯科大學,后乘船游覽莫斯科河,晚上兵分兩路,看馬戲和芭蕾舞(未果),夜宿莫斯科;新圣女公墓莫斯科河上觀盧日尼基奧林匹克綜合體育館 D9(10月8日),游覽克里姆林宮、紅場等,逛“古姆”國立百貨商場,下午4點前往莫斯科機場,在機場免稅商店購伏特加酒,730的飛機離開莫斯科,宿飛機上;雨中紅場莫斯科“古姆”百貨商店內D10(10月9日),早晨7點多抵達美麗北京,回到祖國懷抱,中午乘火車返回武漢。一碗清粥釋思念 2012年的中秋節與國慶緊密相連,還沒出門的時候,我就在想,今年的中秋我會在哪里欣賞明月? 我們購買的機票是從香港起飛到北京,再從北京轉飛俄羅斯。29日我們抵達深圳會合,第二天清晨6點,出發前往深圳的羅湖海關,過關后打車前往香港飛機場,8:30準時起飛。在香港機場碰頭的是四位女士和一對夫婦,另外一位男士將在圣彼得堡與我們會合,一共七人同行,我們自發組成 一個團隊,小隊長是年紀最小的zl——這次活動發帖的召集人。 第一次坐那么長時間的飛機,從北京到莫斯科飛了大概7個半小時,睡覺、喝飲料、吃飯、上廁所、聊天、看錄像、看書看雜志、伸懶腰、四處走動……. 從拘謹的扣著保險帶到隨意的來來去去;機上中國人的臉孔居多,不過看著老外也不覺得陌生,感覺飛機上像是一個臨時封閉的小party,大家散漫而自在地各行其是,適當地保持著這種近距離卻松散的關系。 飛機上顯示屏,不斷顯示著我們的距離和空中航拍圖,五千米甚至一萬米,一萬三千米,我突然想起那首迪克牛仔的歌曲“遠離地面快接近三萬英尺的距離,思念像粘著身體的引力還拉著淚不停地往下滴,逃開了你,躲在三萬英尺的云底……” 而此刻,三萬英尺的不是在云底,而是云層之上,我們距離太陽更近,月亮更近。 這是我的2012年的中秋之夜嗎?俄羅斯的上空,我們與明月齊肩! 可惜,還沒等看到月亮,我們就落地了,俄羅斯與中國的時差是4個小時,俄羅斯特別擅長的就是陰天,等我們從飛機上走出來的時候,就發現四周陰沉沉的,氣溫低了很多。 都說進入俄羅斯海關檢查很嚴,不讓帶水果點心之類的。我還是悄悄帶了月餅和一些蘿卜干,實際上都順利過去了。出海關,換盧布,然后就是購去往火車站的市內快車票。 聽說俄羅斯的交通也是很擁堵的,的士也不多,所以這次我們多半都是坐市內火車或者地鐵,要不就坐公汽,從沒打過的士。這是我們在機場的自動購票機前購買前往火車站的城市列車票 莫斯科的火車站有9個之多,不同的火車站是對應開往不同城市的火車,我們的小zl事前都搜索了那些地名和站名,從今天起,我們就開始了拿著打印地圖和名稱到處問人的自助行走之路了。 我們在飛機場購買的城市列車票直達去圣彼得堡的火車站,但是等到了那里,卻發現偌大個火車站,竟然半個英文都沒有,這可是俄羅斯的首都,這可是開往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的火車站啊,應該也是最大的火車站吧,竟然沒有英文示,可見俄羅斯的封閉和保守,這算不算大國沙文主義的遺風呢? 我們拖著行李從這邊到那邊,半天找不到哪里是候車處,天下著雨,地上都是水,問了幾個人都搞不清,甚至警察也指錯了方向,當時內心有點打鼓,在這種完全不通語言的地方,自助行是否太沖動了點? 幾經周折,終于找到了候車處,也是大出意料,竟然這么狹小破舊,幾排簡陋的椅子,旁邊有幾個小吃店,比起國內各大城市寬大亮麗的候車廳,這個候車廳真是一個丑小鴨。 難道俄羅斯城市之間流動的人口很少嗎? 幸好有那么幾個小時的時差,我們才有那么多時間來找地方,然后穿上羽絨服或者沖鋒衣在寒冷中等著上火車。 這是火車站的候車室,就那么幾個座位,中間是行李通道,候車的人寥寥無幾。候車廳一角,有情侶在吻別下接第5頁 小zl之前就在網上訂購了火車票,也用A4紙打印出來,在站臺上,我們拿出護照,給列車員核對姓名,然后列車員就會告訴我們的鋪位號,感謝阿拉伯數字,感謝這個在全世界通用的符號,難以想象如果是如中文漢字般的俄文數字,我們又該怎樣。 這列火車都是臥鋪車廂,車廂比國內的要狹窄,但設計很有意思,像軟臥一樣只有兩層,下面的床鋪是可翻動的,翻起來后將行李放到格子里,放上床板,能保證行李的安全??看?那邊,平時是一個桌子兩個椅子,睡覺的時候就把桌子放下來,也是一張整床,這樣,一個檔口還是睡六個人,不過排列不一樣了。 這樣的臥鋪空間夠高的,但床鋪又窄又短,真是令人納悶,我們睡上去不小心腳都會出來,人高馬大的羅斯族人怎么夠睡呢?這點到后面參觀之后,才了解了所以然,且當后表。 一夜臥鋪下來,有三個方面的感受。 首先,與中國不同的是,臥鋪床是沒有鋪好的,每個床鋪上只有卷好的墊絮和棉被,旁邊會有一套臥具,包括床單、被套、枕套、毛巾,全是白色的,裝在一個塑料袋里,一看就是清洗干凈的。 我們學著俄羅斯人的摸樣,自己鋪好床,裝好被子和枕頭,(毛巾是給洗臉用的)。等第二天早晨再把床單、被套、枕套和毛巾都取下來送到列車員處,自己收拾好床鋪,卷好被子和床墊。(之后我們到家庭旅店,也都是如此發送床上用品的。) 這種自助的模式能讓人感覺用具的潔凈,但實施的關鍵是需要人們自覺收拾,自覺歸還。 一節車廂的頂頭左邊是一個巨大的垃圾桶,人們有垃圾都是自覺地放到那個垃圾桶,另外一頭是列車員的房間,房間門口是熱水桶和一個裝滿了小吃食品的大盤子,列車到站列車員就把那個盤子收起來,等車發動了再端出來放在外面,上面有巧克力、咖啡和一些袋裝小吃食品,都有價格,人們要買就自覺放零錢在上面,因為列車員是經常 不在附近的,(相當于中國那些穿梭在各車廂的流動食品車,只是物品沒有那么豐富), 我去倒水的時候看著那個盤子不免感慨,真的沒人偷嗎?那些物品和零錢真的那么安全嗎?(拍的照片因為火車晃動不清晰了,沒放上來) 還有一個明顯的感覺,車廂里無論有多少人,都非常安靜,也有俄羅斯人在結伴說話的,但都只是輕聲耳語,旁人是聽不到聲音的。這與我們國內在車廂里大聲地說笑及隨意吃食品完全不同。這種體驗在之后的地鐵、公汽、城市列車上及(沒有中國參觀團的)景點都能感覺出來,安靜的公共場所俄羅斯各處所見。 自助式鋪床、沒有人看守的小吃售賣盤以及安靜的車廂,這些細節是不是一塊反光鏡,照出俄羅斯民族的素質和文明。 作為經常出行的中國人,我們是否需要對自身的行為和習慣進行反思呢?折疊好的干凈的一袋用品 躺在干凈的床單和被子里面,感覺很安心,很喜歡這種安靜地移動空間,也喜歡上了這種網上結伴而行的方式,大家一路相互照顧,但卻無需多的寒暄和言語,經常保持著各自的思考空間,這給我這個喜歡胡思亂想的人,提供了絕好的馳騁之地。 不知怎么就想到了安娜卡列尼娜,她就是在圣彼得堡開往莫斯科的列車上遇到的沃倫斯基,她就是在這趟奔馳的列車上踏入了改變自己命運的啟程,曾經那個品德高貴,教養十足,美麗大方,受人尊敬的上流社會的模范妻子,為追求愛情離經叛道,以致最后為愛而亡。這個復雜的俄羅斯女性文學形象,甚至比真實的人物產生更大的影響,一直在世間流傳。 火車的終點站,就是安娜的城市,圣彼得堡,這個曾經的帝王之都,會承載怎樣的繁華,我們還能否尋覓到她所依附的那份上流社會的喧嘩和驕傲…… 第二天天還沒亮,我們就到了目的地,走出火車站,發現雨停了,抬頭望去,只見明月當空,這是從中國走過來的中秋月吧,我們在圣彼得堡見面了! 整齊的樓房和站前廣場的方尖堆靜靜地矗立著,迎接著我們的到來。 我們網上聯系的家庭旅店就在火車站附近,于是,大家 拖著行李興高采烈地前往住所,準備開始我們的圣彼得堡之旅!下接第6頁 根據地址我們找到了那個臨街的小院,三面都有門,只有正對的門前亮著燈,看那樣子,也像個家庭旅店的樣子。但大門緊閉,怎么敲也沒有反應,看門上貼有電話,打了半天沒有人接。再撥一個電話,傳出來的全是鳥語。 幾個人在門前僵持了半個小時,終究沒進到里面。大家決定先到街上去吃個早餐,然后等天亮了再想辦法。 這家店是二十四小時營業的連鎖店,雖是咖啡店但也有各種快捷西餐小吃。 店里沒有客人,只有一個小伙子在柜臺后面聽歌,看到我們進去,很熱情地對我們笑著,拿出菜單讓我們點。 菜單以俄文為主,但配有圖片,而且有部分英文單詞。 這是我點的豬肉卷,配一小碟酸奶,一共199盧布。 一頓早餐一下子就花去40元,還真是有點奢侈。而且,吃下去,感覺是沒吃飽的,不過想著兩卷肉下去了,應該營養是夠了的。 這剛開始呢,可不敢想念豆漿、油條、小米粥了。 這個豬肉卷正式拉開了我們西餐的序幕! 吃了小帥哥做的早餐,突然有人想到讓他幫忙打電話,他是能聽懂對方的表達的。這招果然好,小zl告訴他我們的意思,他能聽懂幾個英語單詞,也算明白了我們的大意。他打完電話,告訴我們具體的情況,我們團隊的那位男士出去尋找,竟然找到了旅店。之前我們敲了半天的地方原來是錯誤的,并不是那家,而是旁邊右手邊的那棟,門小得很,門前也沒燈,難怪晚上我們找不到了。我們到得太早,訂的房間還沒有空出來,大家簡單的洗漱一下,把行李放在過道上,一致決定先出去玩了再說。嘿嘿,這下,我們可以出門了! 后接第19頁 走不遠就看到清晨的那個火車站,天這么藍,方尖堆在陽光下變了模樣。一直都聽說圣彼得堡一年晴不了六十天的,我們來的頭天就獎勵給我們一個大晴天,嘿嘿,真是幸運,回家繼續攢人品?。?他們說人品好就會出行遇到好天氣!)我們今天的計劃是去“皇村”,必須先坐地鐵,然后轉公交。那么接下來就是找地鐵站。我們這幾天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找”,找地鐵、找車站、找旅店、找景點等等,自助游因為有不斷地尋“找”顯得更加豐富多彩。估計火車站里肯定有地鐵,我們就從昨晚出來的地方又進去。白天來看圣彼得堡的這個火車站,感覺比莫斯科的那個好多了,墻上巨大的圣彼得堡的地圖,相對寬敞的候車廳,還有各種藝術的雕塑和壁畫,已經讓人感覺到了圣彼得堡的氣息。進了地鐵,才發現與國內的地鐵差別太大了。 第一感覺就是特別深,踏上通往地鐵的自動扶梯往下看,根本看不到底,估計從上到下得花二分鐘,只見彩色精致的廣告燈箱一個個向后移動,我們就好像鼴鼠似的,一下子鉆到地洞里了。 查了一下資料,圣彼得堡的地鐵有些是建在地下100-120處的地層中,其中至少有一個地鐵站是世界上真正的深度最深的地鐵站。一是因為地表層的原因,另外更重要的是戰備的因素。據說,斯大林時代在建造這些地鐵的時候,都是將其作為防空戰備的場所,那個時候正是核武器發展迅速的時代,所以不惜巨資投入其中。地鐵入口處深長的電梯把人們帶入地底站臺第二個感覺,是站臺設計都不相同,各具藝術特點(這個特點在莫斯科地鐵更為突出),站臺頭頂是彩色的壁畫,墻壁是材質不同的雕塑,在頂棚還做了別致的石膏花邊,俄羅斯民族的藝術性滲透在各個角落。 第三個感覺,發現有設計完全不同的候車通道。不知道是不是采用了不同的技術,有的跟國內一樣候車站臺是開放的;有的好像是一個封閉的空間,像地下通道一樣,大理石的墻中間一道道全封閉的門,特別厚實,人們是無法知道是否有列車過來,只有等門開了,才可以直接進入車廂。普通的候車臺全封閉的候車臺 小zl招呼大家下車了,鉆到地面上,發現川流不息的車流中間,竟然有一道很漂亮的凱旋門,前面還有幾道有軌電車,很有特色的街景啊,先不管那些,過了馬路拍照再說。一會小zl叫我們了,“大家回地鐵站?!痹瓉砦覀兿洛e了站,早下了一站。哈哈,錯了也好,錯有錯的景色!馬路中間的凱旋門,聽說圣彼得堡有四個這樣的凱旋門,全部是由生鐵做的,也不知道我們是到的哪條街。凱旋門上的雕塑很精致,建筑物上都有配套的雕塑是圣彼得堡建筑的一大顯著特點??瓷厦娴臄底?,這個凱旋門是1830年左右建造的有軌電車在馬路中間穿過。游記后接31頁 下了地鐵應該坐11路公汽,等了一會,過來一輛,等六個人還沒上完就下來了,說是坐反了。過了地下通道到馬路這邊,就見著11路過去了,卻不知道哪里是車站,幾個人又浩浩蕩蕩地沿著車的方向去找。 真是佩服小zl,在一個路口,她竟然又跑回馬路對面去問人,竟然還給她問到了,我們就稀里糊涂到了一個廣場,一看那個雕像就知道——列寧廣場,又白撿一個景點。 看到這個雕像,想起了小時候看的一部電影《列寧在一九一八》,十月革命時圣彼得堡是蘇維埃政權的司令部,列寧在這里領導了那場震驚世界的革命,為了紀念列寧,這座城市甚至在他遇害后被改名為列寧格勒,但時過境遷,現在俄羅斯對這個事件保留好感的人越來越少,很多人更愿意稱那場革命是“政變”,是將俄羅斯帶入苦難深淵的開端,圣彼得堡甚至出現過列寧雕像被炸的事件。 但不管怎樣,列寧還在這里站著,像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一樣站立在圣彼得堡城市的中央。 看來,俄羅斯民族對于自己的過去還是很包容的,所以,在這個城市我們可以觸碰到很多的歷史痕跡,無論那段歷史是紅色的還是白色的。列寧演講時的動作還在廣場上留存,他的激情曾點燃的是一場革命正如詩人馬雅可夫斯基所說:這里每一塊石頭都記得列寧。 圣彼得堡的公汽沒有中國的公汽那么先進,我們坐的是一輛像依維柯那樣十幾座的車,車上人一直不多,偶爾有幾個人站著。 車上沒有售票員,也沒有專門的收款機器,大家上車,把錢放在司機旁邊的引擎蓋上,多部分都是自備零錢,如果需要找零,司機回過頭來在旁邊的盒子里找給顧客。給錢給得簡單,收錢也收得很隨意。 我們把地圖給司機看,司機比劃了一下,35盧布一個人,我們請他到站招呼我們一下,也不知道司機聽懂沒有,反正他笑著點了點頭。 坐在公汽上,一路欣賞圣彼得堡的風景,覺得很是愜意,到哪個城市都該去坐坐公汽,真正地坐在當地人中間,讓公汽慢悠悠地帶著你在城市中穿行,那樣,你能真正感受到這個城市的氣息和脈搏。 皇村在城市的南郊24公里外,公汽好像開了很久似的,停在一片小樹林前面,乘客和司機都告訴我們到站了,有人還指給我們前面的路。 大家下來沿著公路走著,過了馬路是一個轉彎。 轉過彎,大家不約而同地驚呼起來,完全被眼前的景色給震住了: 一條筆直的路,陰沉厚重的云朵前,左邊是大片紅黃相交的樹林,形成一條彩色天然屏幕,一瞬間就出現那個詞:開滿花的樹!那么壯觀而氣勢,宏大中透著嬌艷,只憾人心! 樹下是碧綠的草坪,草坪上都是落葉,一陣風過,紅黃的葉子緩緩飄落下來,有的還飄到草坪邊的流水中…… 環衛工人正在收拾草坪的樹葉,好像在收拾自己的家園一般,他們的身影讓畫面更加鮮活,好像是一段注腳——勞動也是一種風景!游記后接第33頁 后來才知道這就是葉卡捷琳娜花園的一側樹墻,參團的旅客可能是從其他的路過去的,他們直接就坐車抵達了皇村的門口,所以這條路上才這么清靜,清靜得如此絢爛。那些秋天的色彩隨著腳步的挪動,緩緩拉開序幕,原來它們是襯托,它們的身影是為了那個藍色金頂——光彩奪目的葉卡捷琳娜宮! 我們到了目的地“皇村”,她還有個名字叫“普希金村”,是因為普希金小的時候在這里讀過6年書,而普希金被稱為是俄羅斯民族語言的創作者,“俄國文學之父”,所以,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文學先鋒,在1937年將這里改名為普希金村。 但短短的6年的讀書生活,除了后人留下的一座雕像,整個宮殿和花園再也找不到普希金的痕跡,走到哪里都是皇家的氣息。所以叫皇村還是最貼切的。 我們進了園子,竟然看到的大部分都是中國旅游團隊,熟悉的皮膚、面孔和聲音,讓我們有回到了中國的感覺。 皇村分為幾個部分,我們還是先排隊進入葉卡捷琳娜宮吧。 進入宮殿是需要單獨買票的,(100盧布),這里屋里屋外溫差很大,一般進入房間都會脫去外套,整個俄羅斯的這些室內參觀場所都不允許帶外套和背包進入,都必須存起來。所以,每個景點都有大范圍的存包、存衣處,有專人的管理。這讓我想起曾經看過的小說和電影的一些場景,那些外國人出席宴會、party之類的活動就是進門先脫去外套和帽子,將這些交給看管人,看來這是一種習俗了。我們就好比是那些被邀請的客人一般,嘿嘿,有點意思。 大家戴好鞋套,先上二樓吧。 非常幸運,正好有個中國旅游團進來,我們就跟著一起了解這座宮殿吧。 18世紀初,彼得大帝為了奪取一個適合的出???,打開面向西方的“一扇窗口”,對當時的北方強國瑞典發起了戰爭,在征戰到今天葉卡捷琳娜宮的所在地時,遇到了特別頑強的抵抗,在浴血奮戰后,終于攻克該地。彼得大帝感到好奇,于是抓來給一名瑞軍俘虜詢問,原來當時的瑞典國王很喜歡此地,希望在這里建一座行宮,彼得大帝聽后笑了,說道:“回去告訴你們的國王,這里以后就屬于俄羅斯了?!? 戰后,彼得大帝就將首都從莫斯科遷到了圣彼得堡。一次,彼得大帝來到他的一個寵臣家喝茶,被上茶的女茶奴的美貌所吸引,就索要了這位女茶奴,并一生寵愛她,封其為后,還就將這塊地賜給了她,她當時只是讓人簡單的蓋了一座二層小樓。她在彼得大帝死后成為俄羅斯新一代女沙皇,史稱葉卡捷琳娜一世。她去世后,即位的伊麗莎白將那小樓拆除,在此地大興土木,建成了今天的葉卡捷琳娜宮摸樣,而她及后面的歷代沙皇也經常前往此地度假,所以這里稱為“皇村”,那個宮殿叫葉卡捷琳娜宮。([]
蕭俊德
在8264潛水多年,發過帖子,但都是提問帖,尋求幫助的。這次發一個關于清邁的分享帖。我7月份在清邁賴了半個月,從下面幾個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下賴在那的日子。都是原片,真實再現。希望我能把樓蓋完,這個帖子不會爛尾清邁·街拍(39樓,在清邁取現和換匯)清邁·信仰(68樓開始)清邁·夜市(115樓“夜市·小吃”、193樓“夜市·人物”)8264驢·游清邁(225樓)泰北·Pai(250樓開始、286樓粉紅主木屋旅館)清邁·火車站(305樓)、大學(316樓)、雙龍寺(321樓)清邁·市場walolo(338樓開始)、Airport Plaza(429樓)清邁·吃(474樓)清邁·?。?07樓青旅“little bird”)清邁·店里的手工藝品(665樓)曼谷·terminal 21廁所專(724樓)文字攻略篇(781樓)清邁印象:這是在清邁長康路附近的鮮花市場拍的。清邁地圖: 看到清邁的第一眼第一晚住的地方(合RMB170,含早餐)后面會對此行住的地方做個總結。清邁的主要交通工具圖解:1、最上面的是雙條車。清邁的雙條車分為六個顏色(紅、白、綠、黃、藍、橘)。紅色是隨招隨停的(20泰銖起),與司機溝通好目的地和價錢,下車付費。另外五種顏色的則行駛固定的路線;2、右下角的是“dudu”40泰銖起,也是隨招隨停;3、自行車租一天也就50B(合RMB10),“一天”的概念就是24小時;4、老外們通常喜歡租摩托車,這樣遠近都可以去了。接下來發些街拍照片,都是原片,大家自己找感覺吧在清邁的日子,總能“轉角遇上花”。在泰國繞不開的就是寺廟和僧人。后面會有一個寺廟的專 很喜歡每家門前的信箱,后面會有一個專幾乎每家每戶都供養著佛,每天都要拜一拜的:)來點本土的哈幾乎每家都會掛的。。。普通的市場,后面會有一個walolo專。 先蓋到這。。。 銀行都以顏色區分,持中國的借記卡可以在支持中國銀聯的ATM機上直接取錢。以下都是可以直接取現的銀行:Bangkok Bank(曼谷銀行,橙色)KASIkom Bank(泰華農民銀行,綠色)TMB(泰國軍人銀行,藍紅相間)UOB(大華銀行)Siam City Bank(泰國城市銀行,紅色)Siam Commercial Bank(泰國商業銀行,紫色)關于取現手續費:泰國的銀行,每取一筆,手續費是150B。國內銀行手續費一般是取現金額1%+12元。關于換匯,我個人認為可以在國內換好,或在清邁的superrich拿人民幣換(美元就更好了),換匯都不錯的。我給大家上一個我的工行卡明細截圖,能直觀體現在清邁ATM取現的費用藝術中心,拿護照去可有免費的中文講解。在交通高峰期,會有交警給到寺廟參觀的游客的
韓俊宏
墨脫之旅已經整整過去半年了,然而它所帶來的改變是無法用文字去表達的。行走在路上的人,執著什么,追求什么,堅持什么,也只有自己才能清楚,但是,走在路上,至少我們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那種可以被稱之為理想的行走和跋涉。剛才,看到了8264《游記攻略》版上的驢友的文字“被篡改的蓮花圣地——墨脫”,網上關于墨脫的爭議也很多,內心居然有些不平靜。其實,墨脫是什么,只有走過的人才清楚,墨脫永遠是真實的、自然的,浮躁的永遠是我們,每個人的心境不同,他(她)所理解的墨脫就不一樣。 墨脫是我09年最深刻的一次旅程,不僅僅是旅途的艱辛,還有一路上心靈的感悟,收獲的友誼。。。。。。那種體會是深刻的,于是,又有了把這次旅途的文字和照片整理出來的沖動。在這個寂靜的夜晚,sjshsd再一次回到從前,回到雪域高原那漫漫無盡的旅程上。 從墨脫出來回到拉薩的第二天,我就一直輾轉在四川、云南等地,為工作上的事情奔忙勞碌,那些通往天堂隔壁的腳步,仿佛已經漸行漸遠了。墨脫之行沒有給身體帶來太多的疲憊和困頓,更加多的是沉積在內心無以表的沉默和失落???妄和冷靜,激情和夢想,理想和現實,一直在內心糾結。那些在西藏的天空純凈的日子,那些墨脫路上痛并快樂著的回憶,那些一路上經歷了艱難險阻、同甘共苦的隊友,都會一直珍藏在內心的深處,永生難忘。 “身體下地獄,眼睛上天堂,心靈回故鄉。走在路上,那是痛苦的幸福;走過之后,是幸福的痛苦。那些痛苦的回憶,那些被冰雪藏著的細節,讓人幸福地想哭?!蓖浟?這段話是誰說的,但是,每一次的遠行,每一次的穿越,每一次的跋涉,都有太多太多的感動和感悟。其實,精神的家園,很近,又很遠,因為,它一直在路上。 我知道,下面,寫下來的只是一個記錄。人生的腳步永不會停止,一次旅程的完結又是一段遠行的開始,穿越,永遠沒有終點。 (以下圖片,都是隊友們的集團創作) 7月12日的晚上,我和小溪經過三天兩夜56個小時的火車,終于到達拉薩。當晚,入住拉薩的暮野驢舍,同來自全國各地的隊友聚集。是夜,喜力做東,我們在一個拉薩當地藏民開的餐館狂歌醉酒,餐館老板領著他的服務員唱起了祝酒歌,為我們洗塵。老莫踩著他的破自行車從拉薩的另一端來看我,這個從貴港徒步進藏的牛人越來越年輕了,還煞有介事的介紹自己:拉薩市民。沉醉在溫情和友誼中,西行的疲憊一掃而光。 7月13日,在拉薩休整。我呆不住,背著相機和小溪出了門。 我這是第三次進藏了。拉薩還是昨天的拉薩,天空純凈,陽光燦爛,高原上的鷹盤旋著疾飛而過。大小昭寺的廣場上,聚集了朝拜的藏民,那種虔誠,依舊令人肅然起敬和感動。布宮以無與倫比的領袖的狀態,站在這個城市的最高處,冷冷地俯視著他頂禮膜拜的臣民。拉薩城里寺廟里的大小喇嘛,沉默地注視著越來越多的游客,面無表情。一切的都沒變,唯一變化的是這個神秘的城市的商業氣息越來越濃郁。這是一種無法訴說的失落。 攝于喜力的暮野驢舍 出發前在暮野驢舍的留影。共同的夢想,把來自天南地北的我們,緊緊走在了一起,都是些素未謀面的朋友,在后面的旅途上,我們結下了深刻的友誼。 出發前在布達拉宮廣場前的留影 旅程即將開始,下面簡單的介紹下我的隊友們。 領隊喜力,也是這次活動的組織者、他象高原上的狼,身手敏捷,沉默寡言。 西安的老漢。高大的西北漢子,外表粗曠,內心細膩 鄭州的老土。其實他一點都不土,豪爽,堅毅 鄭州的小土。他是老土的“弟弟”所以叫小土,敦厚、純樸 湖北的藍海貝。她在行程最艱難的時候,用最優美的舞蹈鼓舞了我們的勇氣 沈陽的磨磨。體力驚人,絕對巾幗不讓須眉 同我一路西上的小溪。我的半個老鄉,開平某中學的老師 D1:拉薩—八一鎮—派鄉,全程580公里 7月14日,我們起了一個大早,只是原定的早上9點過來的包車一直不現身。大家背著沉重的行囊,在布宮廣場上轉悠。 中午,用完餐,大家百無聊賴的站在餐館的門口,等候姍姍來遲的包車 下午二點,我們包的面包車終于來了。車子開出市區,沿著318國道川藏線疾馳。車窗外,烈日高照,藏南高原上特有的風景一覽無余;車窗里,我的隊友們看著外面的風景,大家都沉默不言。這是一次不尋常的遠行,在遠方那未知的土地上,不知道等待著我們的將會是什么? 一路上風光無限。 這是老土透過車窗抓拍的一張照片。 我想,西藏之所以迷人,不僅僅是她風景的美麗,而是不管你是凡夫俗子,還是達官貴人,置身其中,你的心靈和靈魂都會得到凈化和洗滌,回歸恬靜,那怕這種恬靜,只是短暫的。 晚上9點左右,終于到達了林芝的八一鎮。 在八一鎮用過晚餐,已經是晚上的10點多了。晚上10點,在內地,已經是深夜了,而這邊太陽剛剛隱去,正是燈火闌珊的時候。 從八一至派鄉,漸漸的進入山路,上山,下山,一路寂靜,路上空無一人。為了打破旅途上的沉悶,磨磨一路給我們說著冷笑話,沒把我們逗笑倒把個西北大漢老漢惹急了,兩人不停的斗著嘴,使這陌生地方的夜行充滿了歡聲笑語。凌晨十二點,汽車駛過一座山,路過山頂一門巴民族的村落時,黑暗中,我們居然發現有一門巴醉漢躺在路上,一動不動,著實把司機嚇了一跳。 凌晨一點,終于到達了派鄉。由于是凌晨,我們還逃過了150塊的進山費。經過一天的奔波勞碌,在派鄉一家四川人開的客棧,大家沉沉睡去。而我,躺在木板床上,輾轉反側,那些散漫每個角落的小蟲,對我發起了狂轟濫炸,加上沒水洗澡,難受極了。 D2:派鄉-松林口多雄拉山(4170米)-拉格 早上6點,天還濛滿亮,隊友們都起來了??蜅@习?娘早已準備好了早餐,全副武裝,整裝待發了。我由于昨晚沒睡好,基本沒吃欲,胡亂喝了兩口湯水,就跳上了開往松林口的大卡車。今天,是徒步的第一天,要翻越海拔4170米的多雄拉山到達拉格。 今天,我們多了一位同伴,他就是門巴族的小向導白瑪,今年18歲,沒念過書,從11歲開始一直在派鄉至墨脫當背夫,通曉漢語。白瑪一路上沉默無言,使我們都有點忽略了他。后來在后面幾天的行程里,我們都對他刮目相看。在危險的時刻,在隊員需要幫助的時候,他都會挺身而出,就象一座山一樣站在你身邊,以至于我的隊友在結束了墨脫的旅程后,還對他一直念念不忘。 車子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爬行,一路顛簸著往山爬。從山腰上往下看,美麗的派鄉一覽無余的展現在眼底,只是由于卡車的激烈顛簸,大家都沒有拍下照片。派鄉境里最著名的就有素稱冰山之母的南迦巴瓦雪山(海拔7782米),可惜由于天氣的原因,我們都無緣一睹冰山之母神秘的顏容。而且,這里還有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峽谷———南迦巴瓦大峽谷(垂落差達5000多米),在這個原始的村落里,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仿佛穿越了時光的隧道,回到了從前。 往松林口的路上,我們還檢了三個自稱“窮鬼”和“神經病”的小驢友。 三個“窮鬼”是在八一鎮湊在一起的。自稱“神經病”的家伙來自四川成都,那個穿紅色衣服的是我的茂名老鄉小黑,他們從成都騎著自行車,沿著川藏線一路狂奔了2000多公里至林芝的八一鎮,又在八一檢了一個來自浙江寧波的女孩。這兩哥們把浙江女孩的重一點的東西都分了,自稱“背夫”,管浙江女孩叫“老板”。 令人難過的是,墨脫的旅途后的2009年8月,“神經病”和小黑在那木措的路上出了車禍,小黑走了,神經病負傷。如今,傷愈后的“神經病”依然在云南繼續著他的漂泊,而小黑卻永遠留在了他熱愛的西藏。 從松林口往上,是無盡的攀爬 翻越多雄拉山口必須在中午12點以前,因為到了中午時分,日照強烈,多雄拉山上冰雪融化,凍土解凍,很容易引起塌方。所以我們都不敢怠慢,下了卡車,沒做太多的停駐就開始徒步爬山了。一路大家都沉默,沒有太多的語言。老土背著四十多斤的大包一直跑在隊伍的前頭,大步流星,仿佛象一個上了發條的機器,無法停止,這哥們不愧是當警察的,體力超強。我們的領隊喜力一直跟在隊伍的后面,照顧著跑得慢和掉隊的隊友,是一個很負責任和極具團隊精神的領隊,這哥們八次進藏,獨自一人跑遍大半個中國,也許是長期獨自徒步的經歷,他習慣了獨自思考,一路上話不多,沉默寡言。更多的時候他象一匹高原上的狼,身手敏捷,在陡峭的山路上健步如飛,每跑一會就停止下來,沉默地抽著煙,等待后面的隊友。 在格薩拉穿越的時候,我不慎拉傷了小腿,所以這次我不敢掉以輕心,把背包的背負調整至最舒適的角度,不緊不慢的跟著隊伍前進,平均每走一個小時停駐一下。之前看過太多關于多雄拉雪山的文字,關于突如其來的雪崩,關于山難,關于墨脫路上魂葬雪山之顛的驢友,這些讓人憂心忡忡的消息,都拋至腦后了。此刻,美麗的多雄拉雪山就在觸手可及處,安靜地注視著我。四周開著不知名的花兒,在身邊不停飛過的蝴蝶,還有樹木的芬芳,我默默無語地走著,在思想的深處,同另外一個“sjshsd”做著深刻的對話。 我抬頭看著純凈的天空。沒有鳥飛過的痕跡。然而,我卻飛過了,用自己內心深處的翅膀,飛翔在屬于自己的世界!行走是自由的,心靈是純凈的。 一只飛翔的鳥,一個象鳥一樣飛翔的人。 我是鳥人。 小土在聚精會神的攀爬。沉重的背負,從2000多米上升至4000米的海拔,使他看起來有些吃力,步履蹣跚,然而他總是咬緊牙關,不吭一聲。我經過他的身邊,拍拍他的肩膀給他鼓勁,他總是抬起頭來,朝著我純樸的笑,眼神中帶著執著的堅毅。墨脫回來后,我時常想起他敦厚的笑容和堅毅的眼神,這種微妙的表情,只有走在路上的人才能讀懂,真的。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攀爬,山頂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中午十一點,我們終于到達多雄拉山頂 喜力在雪山之顛展示熟悉的8264的小旗。這面小旗至今還留在拉格的客棧的門邊,看到這面旗幟,不管在哪里,驢友的心里都是溫暖的,它傳遞著一種力量,這種力量來自內心的共鳴。 海拔4200米高的多雄拉山終年積雪覆蓋,是從林芝派鄉方向穿越大峽谷通向墨脫途中的第一座雪峰,也是最高最大的雪峰。通向墨脫的小徑,就是沿雪峰之顛的埡口處延伸而去的。我站在山頂上,回望上山時的路,早已經被飄動的云層鎖住,白茫茫一片,那些林立的亂石,那些水洼冰坑,早已被我們拋在了后面。這是多雄拉山的主峰埡口,也是通向墨脫之路的第一個險關,極目眺望蒼茫的峽谷深處,心中有一種站在風口浪尖緊握住日月旋轉的豪情。身邊的隊友揮著登山杖,大聲唱著韓磊的歌,“做人一地肝膽做人何懼艱險,豪情不變年復一年,做人有苦有甜善惡分開兩邊,都為夢中的明天,看鐵蹄錚錚踏遍萬里河山,我站在風口浪尖緊握住日月旋轉,愿煙火人間安得太平美滿,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是的,向天再借五百年。 再活五百年,我依然還在路上,不畏懼餐風宿雨,不畏爬山涉水。([]
吳欣民
朋友去美國公干,俺正好沒事就一起去混幾天。游車河,拍拍照,吃吃飯。下了飛機,租了臺車,開到海邊...沒啥人,整個沙灘就當你的就好開始不知道這捅是干啥的,后來明白了,垃圾筒。保持清潔人人有責... 漫步海邊,走老遠看到一個放遙控飛機的一個跑步的一個曬太陽的 棧橋一座海岸巡邏車一臺海邊安靜的只能聽到波浪聲 開著車沿海岸線沒目的的前行享受安靜輕松的日子 沙灘 另一個棧橋邊終于看到人了,已經開出去百十來公里了這兄弟倆是開摩托車四處周游的,也不象美國人海鷗 孤寂的感覺挺好,國內天天都想戰斗著,難得放松 難得什么都不想,也可以想很多... 停車海邊,同行的小熊說: 拍我,拍我! 哈哈 不知為啥,俺一直拍女孩子拍的很不好?。?! 她沒事也試試身手我也拍 祖國就在那邊 滑翔 + 沖浪 天色見暗 海邊的風景 朋友也開完會了,海邊相聚 外國的月亮待續.......([]
王嘉豪
這幾年俺們中國發明創造出了“躲貓貓死”、“激動死”、“喝水死”、“洗臉死”、“摔跤死”、“上廁所死”、“洗澡死”、“做惡夢死”、“針刺死”等多種死法,古時代的知識分子也只知道“茴香豆”都只有四種寫法,百嘵生的兵器譜上也只列出了七種至命武器。 回到公元二十世紀的1975年------1978年,當時在紅色高棉大佬波爾布特統治下的柬埔寨還是很落后,統治者們給了大約17000名男人、女人、兒童只有二種死法,除了傳統的“花生米死”,再就有為了節省寶貴的“花生米”而發明出的“棍棒死”。 在屋頂高聳、金碧輝煌的王宮注視下,17000名鐘屋殺人場在被“花生米死”、“棍棒死”的柬埔寨人成就了129座巨大的墳墓(其中43座還未被挖掘),墳墓當中聳立著一座耀眼的白塔,那是為了紀念1975年-----1978年期間被紅色高棉殺害的公民。白塔的玻璃板后面分層擺放著1980年在這里挖掘出來的8000多顆頭骨,周邊裸露的地表上到處散落著死者的牙齒、碎骨。正當那時俺們中國人日子好過些的時候,柬埔寨那邊又開始折騰了,直至紅色高棉倒臺后才慢慢緩過氣來。上一次和人結伴到柬埔寨總共只玩了六天,很趕。這次自己一個人就可以慢悠悠的游走,上次三月份時天天都是晴天,這次到好每天都在下雨,細雨中看吳哥窟到也有另外一份古樸風味。 ([]
《
以下式神中來自高天原的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或網友上傳,點聲源小說網只為原作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并收藏《
以下式神中來自高天原的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