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無限之蒼穹怒
1118事件視頻在線觀看
1118事件視頻在線觀看
王淑娟
81743萬字
63787人讀過
連載
人說南武功北太白,今天,我來了!太白之美,壯觀大氣,就連這小家伙站在跑馬梁也顯得那么霸氣十足 清晨,輕煙簿紗,霧繞群山,太白若初醒的女子緩緩睜開雙眼晨照,太白披上華裳,金光閃閃 恁好的陽光,曬曬自己的裝備 行走,正午的太白時光 翻山越嶺,鐘愛的只是在行走大爺躺于太白之巔,高枕無憂貝母,燦爛開放姑娘,如花開放 到此一游,說明俺來過6月17日: 都督門7點出發,10:40到大坪等待大部隊,12:10從大坪發出,1440到達老廟子扎營,整體用時7小時40分,大坪等待1小時30分,實際用時6小時10分。6月18日: 7點老廟子出發,12點到達大爺海,休息后從大爺方向重裝登頂12:40到撥仙臺,后下撤到二爺海營地時間為13點,為輕裝登頂人員看裝備休息。14:00開始出發,15:00和向導到達玉皇廟營地。實際用時7小時6月19日: 5:35從玉皇廟出發,10:35到達鐵甲樹,用時5小時。 總計用時18小時10分鐘,說明這條線也可以當兩天線來走走!故事開始,首先感謝太白給了半天想要的好天氣 古老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比如這西鳳,沒有了他,便少了許多雞情 8264的一次西北聚會,太白南南穿越在南京快樂的帶領下如期成行。6月16,西安西門,大家按照約定的地點在這里集合,人齊則上車前往太白。因為一部分乘火車來的上午10點才能到,我們便在這里等他們。 也趁早到的時間,大家互相溝通溝通,不得不說的是我看到了很多仰慕已久的名淫,比如……,人物不分先后,按順序出場!西門廣場,我們的背包堆放于此這張臉代表了國內的某知名品牌,是哪個,就不說了這張臉,代表了他就是國內某知名演員的替身,呵呵,替哪個身,不說你也知道。不過,出門在外,不容易啊西安大飛哥特來相送,一天半太白,三天半鰲太的強人上海過來的小色,一哥正在創作中跟樓上一起的,不過從成都趕來的半花姑涼安徽過來的鴨梨,尼瑪,說是叫小鴨梨火車晚點,大家開始背包,只等快樂他們一到就出發終于等到了快樂他們,立刻裝包上車臨別西安之前,剛剛新開車的飯店為我們燃起了五彩的云煙,太白一程,應該如她般絢爛吧16座的依維柯裝了17個人加17個大背包,擠在里面不能動彈,不過幾次上下讓自己也學會了從車窗攀爬的技術下午在周至縣城吃飯,然后經歷了堵車及四個小時的顛簸之后,我們終于到達了當晚的扎營地點六點多到達都督門的農家,接下來的事情就是扎帳吃飯小車回去,到厚畛子原地待命趁簡短休息的時間,環顧一下周邊的風景??匆坏氐鸟R鈴薯便知,今年想少收成那是不可能地。帳篷搭好鳥,這個桔黃的便是俺地,水泥地,剛搭的時候還落雨了晚飯時竄了個門,在藍海家混了點酒吃([]
最新章節:
第521章
印尼6.3級地震
(
2023-02-25 02:45:55)
更新時間:
2023-02-25 07:11:09
林士易
浮梁八卦形古城坐落保存最完整的清代五品古縣衙,曾經繁華夢,萬國求瓷茶.本帖精華及主要圖片放在帖子后面,請讀貼的朋友關注!一塊飽經歲月留存下來的磚頭也往往比拆掉重建的城郭更讓人感動,體制是文化的軀殼,游覽過后照亮的確是現在-------------輕松,浮梁縣舊縣城,自唐代以來,一直是浮梁縣治所在。浮梁自古以來一直是“望縣”,其縣署品級為五品,高出一般縣署 2級(一般縣為七品)。較高的政治地位是因為其重要的經濟地位,原由便是當地燦爛的陶瓷文化和茶文化。(中國古代的三大國際貿易為:瓷器、茶葉和絲綢。) 景區以五品古縣衙和千年紅塔為核心,濃縮了千年古縣悠久的人文歷史和燦爛的茶瓷文化,被譽為“江南第一衙”。輕松,謝謝同行的小妖拍的到此一游的留影照片,代表一行5人也謝謝好友明月提供的車輛。 城門樓高 15.6米,由城墻、主樓和角樓組成。主樓座落在8米高的城墻之上下筑券門洞 ,洞頂甚高,底闊 3米多。中部為主樓。門樓面闊5間,進深3米,重檐三滴水,歇山頂; 據稱是唐代留下的古獅雕刻,形態動態雄壯有力,動態可掬,這算是這里最老的遺存;巍峨聳立的宋代紅塔有“江西第一塔”之稱 紅塔又名西塔,“西塔夕照”為歷史上著名的昌江八景之一。記載了浮梁一千三百多年要事珍聞和浮梁作為瓷都之源的發展歷程。 全塔共七層,從地坪至復盆頂塔高37.8米。塔身皆用大型青磚實砌,每層均用青磚疊砌出外挑平臺,不設鉤欄。 紅塔反映了北宋初期塔的建筑外貌和藝術造型的時代特征,是座具有融合中國古塔特殊風格和江南建筑特色的佛塔。“西塔夕照”為古代昌江著名風景之一,若春和景明或秋高氣爽,則有“文照勝朝暉,紫煙連霄漢”的壯觀。 紅塔的歷史淵源和典故; 現保留有頭門、儀門、衙院、大堂、二堂及三堂,基本保持了縣衙原有風貌。整座建筑布局多路,錯落有致,廊道相接渾然一體。 江西省景德鎮浮梁舊縣城始建于唐朝元和十一年(公元817年),距今有一千一百八十多年的歷史。這里已發展為以名勝古跡為特色,以歷史文化為內涵的獨特旅游區。 浮梁古城八卦形的城廓輪廓; 古縣衙的建筑具有徽派與贛派相結合的特點,最具特點的是縣署里面的楹聯,其豐富的內涵,涵蓋了封建社會地方官處事方法和原則;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詩句曾嘆:“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根據《新唐書·食物志》記載:“浮梁每歲產茶七百萬馱,稅十五萬貫”(這個數字相當于當時朝廷茶葉稅的八分之三,為全國之首)。 浮梁古縣衙景區地處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東南“金三角”,長江中游經濟區和京九鐵路經濟帶結合部中心地區; 仔細觀察會發現,這座縣衙的規制有越級之處,浮梁原本只是一個縣,按理縣官只有七品的官階,但浮梁的縣衙確是五品的規制 古縣衙,建于清朝道光年間,距今 170年,占地64495平方米(95畝) 全木質結構,徽派建筑木式結構體系; 整個設計給人的感覺是莊嚴和輕松并存,厚重與俏雅生輝,建筑藝術實為“奇妙”,同時也顯示出封建衙門特有的那種官府威嚴氣派。 體制完整,刑房,兵房,工房均具備;想想現在的公務員的數量,不得不讓人心生感慨; “帝制早廢,縣衙猶存”,“珍貴史跡,進門有益” 這里的建筑院落,充分體現了徽派建筑的四水歸一的理念; 衙署內陳列了古代官服、刑具、十八般兵器、訊杖、官轎、夾棍, 五品的縣令也許相當于現在的副省級地市級別; 根據《新唐書·食物志》記載:“浮梁每歲產茶七百萬馱,稅十五萬貫”(這個數字相當于當時朝廷茶葉稅的八分之三,為全國之首)。 議事廳,相當于現在的常委會議室;([]
謝臺念
一直在關注,一直在潛水,一直惦記著什么時候能回報下社會。。。先上幾張圖片,看看夠不夠毒。。。 行程:Day01(0919):上海-拉薩Day02(0920):拉薩-定日Day03(0921):定日-吉?。櫪綝ay04(0922):聶拉木-樟木-聶拉木Day05(0923):聶拉木-希峰營地(徒步&露營)Day06(0924):營地-希夏邦馬大本營-營地(徒步&露營)Day07(0925):營地-聶拉木-老定日(徒步)Day08(0926):老定日-曲當鄉Day09(0927):曲當鄉優帕村-曉烏措營地(徒步&露營)Day10(0928):曉烏措營地-卓湘營地(徒步&露營)Day11(0929):卓湘營地-熱嘎營地(徒步&露營)Day12(0930):熱嘎營地-白當營地(徒步&露營)Day13(1001):白當營地-珠峰東坡大本營-熱嘎營地(徒步&露營)Day14(1002):熱嘎營地-措學仁瑪營地(徒步&露營)Day15(1003):措學仁瑪營地-輪珠林村-曲當鄉(徒步)Day16(1004):曲當鄉-江孜Day17(1005):江孜-多慶措-江孜Day18(1006):江孜-拉薩Day19(1007):拉薩Day20(1008):拉薩-上海 這基本上會是一個以圖片為主的連環畫形式的游記。。。詳細游記攻略請參閱隊友英子在磨房的帖子:https//www.doyouhike.net/forum/backpacking/1000424,0,0,1.html,那兒事無巨細。
劉雅蓮
歷史,時尚,文藝,出逃,獵奇,探險,浪漫,絕望。所有的這些經歷你都可以在巴黎找到,沒有一個人會失望而歸。巴黎是所有人的城市。每個人帶著不同的期許而來,又帶著不同的啟示離開。巴黎是一座值得反復體驗的城市,來之前即便你萬般想象,卻也總是無法猜中。就敲字之前想了好久的目,除了夢,真的想不到別的詞匯來形容了。而且不僅是我一個人的夢,巴黎是所有人的夢。在這做人口200多萬的城市里,每年要來往2000多萬的游客,ya, you can do the math.所以不好意思,我在所有少女的夢想里活了幾天。第一次發帖,先上些萌萌噠美圖預預熱吧。?!綯ips】1. 地鐵。要說巴黎有什么值得我贊嘆的地方,地鐵算是一個吧。倒不是說巴黎地鐵有多么的華麗麗,相反,里面到處彌漫的尿的氣味。。。但是它的很四通八達,站于站之間的距離很短,無論想去哪里地鐵都可以到。不像在意大利那樣走斷腿。。。地鐵票嘛,一切靠自覺了。游客們基本都是很老實買票坐車,當地人就各種逃票的都見識了。當然逃票是需要膽識和體力的,所以大家還是乖乖買票吧。建議買10次票,13歐。單次票是1.7歐。在節假日和周末可以買青年周末票,6歐左右一天。我是圣誕去的,買了周末票。2. 天氣。在巴黎是真心體會到了旅行需要好天氣的支持。下雨就不說了,主要是冬天,9點天亮4點半天黑,覺得整個白天被縮的好短。。。沒別的,計劃好時間吧。(樓主剛來荷蘭的時候是夏天更夸張,6點天亮10點天黑,白天超漫長覺得好累)3. 甜點。馬卡龍,勃朗峰,這些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了,只是我覺得基本上沒有想象中那么好吃??赡苤白约耗X補的太夸張了,導致真正吃到的時候會有種不過如此的感覺。不過巴黎的甜點確實都做的很精致,我雖然知道可能不會很好吃,但是每次看到也還是覺得好想吃。4. 排隊。像鐵塔這種地方,如果要上塔頂的話,最好一大早就來,或者在網上先預約好時間(預約費是幾歐元),不然就要重蹈我排3個小時隊的覆轍。。。5. 安全。當然還是在外要保管好自己的財務,貴重物品不要留在hotel。像我是人品爆發了,在外面晃了這么多天沒事,但是hotel房間被偷了。。。==6. 語言。巴黎人或者法國人的英文都不太好或者說他們不屑于說英文,所以很難問路神馬的。不過在餐廳里用英文基本沒問,而且餐廳里超多中國人,估計大家都是去過圣誕的。。。Day 124/12孚日廣場-夏約宮-香街出發去巴黎之前我就有點悶悶不樂的,因為天氣預報說我去的那幾天只有最后一天會天晴。早上起來拉開窗簾,果然。還不是那種毛毛細雨,是下的啪啦啪啦的那種。我心碎啊。。。所以本來挑了些室內的點,結果還是沒能終結悲劇。第一站去了巴士底廣場和孚日廣場那一片。巴士底廣場的位置是以前的巴士底獄,已經沒有一點當年的痕跡了。本來就不是喜歡下雨天的人,在凄風冷雨里面開始的巴黎之旅,籠罩在一種詭異的氣氛里。到處都是一片灰蒙蒙。每到一個城市必拍地鐵雨果故居在孚日廣場,免費開放。因為下雨的關系,沒有幾個人??戳?一圈就感嘆了,雨果實在太有米了。我總是很難想象產生在衣食無憂條件下的作品,因為總是覺得藝術是苦難的朋友。([]
齊亞綺
《東方航空》雜志社找我約臨沂的組片,可巧我沒有到過臨沂,本想找到過臨沂的影友征幾張片以應雜志社編輯之約,問了幾個影友也都沒拍過,想想臨沂離得這么近都沒去過,好像有點說不過去,就想著干脆利用周末跑一趟,于是,“成就”了這次魯地孤旅。之所以用《魯地孤旅》這個,是當時我正在看村朗的《藏地孤旅》,這次又恰巧是獨行,好友說你這次可以寫篇《魯地孤旅》的游記了,這個就這樣“誕生”了,有點黨的嫌疑哈。好在是游記,玩的是心情,也就不在意其他了哦。4月13日(周五)下午5:00,乘坐K1065次動身去臨沂,這是一趟目前為數不多的綠皮車之一,我說買票時對票價有所詫異,3個多小時的車程票價居然只有19元,檢票到了月臺我才看清楚這趟車是漢口開往威海的綠皮車。按說這個季節乘坐綠皮車應該還可以,沒想到氣溫的陡然回升讓這綠皮車的溫度也突然升溫,呆在車廂內感覺有些燥熱,站站停的短途車每每都是超員的,感覺就更熱了,很久沒坐過綠皮車了,這次魯地的孤旅又“品嘗”了一次綠皮車的滋味。雖然是綠皮車,但列車并沒晚點,晚上810,列車正點到達臨沂北站。出站后給預訂的118連鎖酒店欒經理打電話詢問地點并兼與出租車司機砍價。臨沂北站離臨沂市區很遠,有20多公里路程,火車站離那么遠的城市還真不多,比清明節去的揚州車站還要遠很多,據說臨沂北站離城區比到臨沂機場還遠,這讓人有點犯暈。正是因為如此,在火車北站打車的問上我請教欒經理,欒經理告訴我,找送站的回程車,可以砍價到10元成交。可下車后問了幾個出租車司機,都是要價30元,這事有點糾結,電話里欒經理交代我,不行就再找車,一準能找到???站在黑兮兮的車站廣場上一輛一輛的找車也是個麻煩事,最后與一個司機砍價到20元,就這么著吧,總算沒吃虧。乘車到了酒店,因為之前通過同程網有預約,順利的辦了入住手續,賓館環境還不錯,房間也很干凈,安頓下來趕緊洗澡更衣,之后拿出打印好的相關資料做功課,安排好第二天的行程后早早休息。第一天的行程我安排的是去蒙山景區和參觀平邑天宇自然博物館。這一天的行程很緊張,為此我把鬧鐘定在了早晨430,清晨鬧鐘一響趕緊起床,收拾好要帶的物品后就出門,打車去長途汽車站。打車途中就遇到大霧天氣,能見度極低,非常熟悉路況的司機差點迷了路,等把我送到車站買好票坐上車,車站調度因為天氣原因暫停發車,所有的班車都滯留在車站。這下好了,汽車站效仿了機場,因大霧天氣,暫緩發車。無奈的旅客們只好坐在車上等。一直等到730,車站才放行。白白耽誤了1個多小時,這讓原本時間就不寬松的行程變的越發的緊張了,車到蒙山路口已經是900了。所好的是從蒙山路口下車后就看到一輛黑車停在路口,司機正在拉三個學生上車,學生也是第一次去蒙山,不了解情況,正猶豫間我走了過去,問司機多少錢,司機回答一人五元,按照路牌路口到蒙山景區11公里,每人5元的價格還算可以,于是就和3個學生拼車來到了蒙山。 蒙山是山東第二大山,第一自然是泰山。雖說沒聽說有什么特別美的自然風景,可這次是帶著“任務”來的,就盡量按照雜志社稿件的內容拍攝吧。事先也看到了文稿的內容,那就按照文稿按圖索驥的拍。但實話說,蒙山的風景相比其他名山而言,確實是不夠秀美,這里沒有江南山川的秀美,也沒有西部山峰的險峻,最主要的是此山水少,自然就缺少了點靈秀之氣,這也是我之前去過一次泰山就不再去第二次的原因。我喜歡的山是應該有水的,一直覺得山水應該是相依相存的。雖不是智者,但女人愛水也屬于天性吧。蒙山,古稱東蒙、東山,為泰沂山脈的一個分支??偯娣e1125平方公里,其中龜蒙景區為625平方公里,主峰龜蒙頂海拔1156米,因其狀如神龜伏臥云端而得名,為山東第二高峰,被譽為“岱宗之亞”。現為國家AAAA級旅游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東方養生長壽圣地、山東省十大最美的地方、十佳山岳旅游區和十佳自駕車旅游區?!翱鬃?登東山而小魯”中的東山即指龜蒙景區。蒙山我感覺所好之處是比魯南的嶧山樹多,雖說也有那種大石塊,但森林覆蓋率還是很高的,這點在山東的魯南地區也是很少見的。龜蒙山成為東方養生長壽圣地,故山上以壽為主的內容蠻多的。山神廟,只是大門緊閉,不知看廟的哪里去了。讓我想起那個故事: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這讓我想起那首《沂蒙山小調》: 人人那個都說哎 沂蒙山好 沂蒙那個山上哎 好風光 青山那個綠水哎 多好看 風吹那個草低哎 見牛羊 高梁那個紅來哎 稻花那個香 滿擔那個 果蛋哎 堆滿倉剛還說山東的山少水,這水還真就看到了呢。沒想到這里還有個九龍潭。其實這九龍潭就是個水庫,春季是枯水期,蓄水量并不大,但給蒙山這個缺水的山帶來了靈秀之氣,給山下的村民和農田提供了水源,也給我的畫面增添了美感。 。。。。。。山間里也有溪流,但確實很小,春季屬于干旱期,這水就更少了,可臨沂旅游規劃者們倒也有招數,把個山間溪流取名情人谷,用了一大堆與情相關聯的詞語給這里的山水命名,以吸引年輕人來此造訪。鴛鴦潭,就是此潭淺了點。洗個鴛鴦浴啥的有點小,呵呵。這里有愛情,也有財氣,看你需要什么了。遺憾的是俺這次是獨行,來此情人谷行游純屬是“自尋煩惱”,匆匆拍攝完這些景點后立馬閃人。月老祠邊有個人一直忽悠游人到月老祠拜一拜,我還是沒進去,路過,咔嚓一張片子,走人。實話說,這沂蒙山相比較南方的山,這花花開的有點太可憐了。 原以為蒙山不咋高,不會很難爬,沒想到這座1000多海拔的山爬起來還真不少費時間。同行的很多人都累得氣喘吁吁,我還算好,雖說也很累,但沒像他們那樣如老牛喘氣。蒙山最美的一個景點當屬鷹窩巖,因無人攀登而故名。其他地方的所謂景點就太一般般了??删尤辉谏缴峡吹搅?一首摩崖詩:具有華山之險,黃山之秀,長白山之翠,乃神山也。也不知是哪位大俠的杰作,真能吹啊,也不怕把山上的大石頭給吹跑嘍。鷹窩峰是蒙山最美的景觀點。該峰叢于深壑峽谷之中拔地而起,直刺蒼穹,奇峰東側絕壁千仞如削,峻巖森森,草木不生;南側峭壁罅隙,奇松橫偃,或倒立下垂,或凌空欲飛,或如蛟蟠龍欲撕云吞日,千姿百態,瑰瑋萬狀。因只有蒼鷹盤旋其伴,筑巢其上,而得名“鷹窩峰”。山峰景色奇絕,實乃山水之畫屏,天壤之奧區。鷹峰奇觀為蒙山十大景觀之一,自古就有“不到鷹窩峰,枉為蒙山行”之說。 蒙山最美風景,來2張接片展示一下。 這便是那大忽悠的“詩作”。倒是這天街有那么點點泰山十八盤的感覺,但臺階數可差多了。 這里也來兩張接片看看全景。氣浴清新之處,來此要多做深呼吸哦,要是夏季雨過天晴那空氣會更好,可惜是春季干旱之時,這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要低好多。群龜探?! ≡撎幒?拔達千余米,寒冬作用強烈,加上各種裂隙眾多,經過千萬年的風化、崩解和剝蝕,雕琢成奇峰陡立、怪石嶙峋的景觀,特別是在多組裂隙交會的棱角部位,經過長年化學風化作用形成如龜似獸的怪石,因峽谷中常能形成云海、霧海,在云霧的襯托下構成了神龜探海的絕妙景觀。龜 蒙 頂 龜蒙頂是蒙山主峰,海拔為1156米,為山東第二高峰,是龜蒙景區的高潮景觀區。峰體呈穹窿形,象一只巨大的神龜,伏臥于云端天際,給人以神秘奇幻的感覺。 。。。。。。。。置身龜蒙極頂,俯視周圍,萬壑流云,煙霞明滅,蒼山如海,綠浪滾滾,碧連天際。正如唐代文學家蕭穎士在詩中所寫:“東蒙鎮海沂,合沓百余里”。蒙頂樹木蔥蘢,花草叢生,已逾百年的古松,蒼勁挺拔,如龍如虬,如翠蓋,如層樓,或偃,或臥,或獨干,或連枝,或出山巔,或生石罅。松蔭連翠,望之若云。遠眺山外田疇,平曠秀麗,浚河、東汶河的一些支流,就像蜿蜒小溪,曲回流淌。再遠處,西面的徂徠山,東面的天馬嶺,南面的抱犢崮,隱隱現出灰色的輪廓,和近山構成一幅美麗的山水畫。登上龜蒙頂,云生腳下,天風習習,舉目四望,但見群峰葡匐,河流天傾,庫水如鏡,田園如詩如畫,昂頭天外,倍感心曠神怡,超凡脫俗。玉皇殿高高的立在龜蒙山頂,想去參拜下玉皇大帝還真不容易。(
李育源
.——序——.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像現在的我一樣,每一次遠行歸來,總會有那么幾天想要再一次離開現實,想要穿越時空回到那條剛剛走過的路上。今天,忙里偷閑,在這個安靜的午后,給自己一個足夠的空間,在畫面的變換中,懷念已經屬于“昨天”的記憶。是的,仿佛所有的東西都還未曾“遠離”,讓我還能在這里,在文字中,再一次用“心”去行走,去感受那段夢境般、熟悉而親切的“元旦小鰲太穿越”—— 我在路上,原來,一切,都還在…… ——記 在這里,真心的感謝8264這個網絡平臺,讓我能夠在此相識了那些熱愛生活的朋友,并能與大家共同分享戶外生活的快樂!也要感謝“天石”公司在元旦期間寄來的我在“我行我在 天石戶外”游記攻略大賽上文章獲得的獎品。在此,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參與并支持8264戶外資料網!祝愿8264網站越辦越精彩!活動越來越豐富! 我,早已經不再質疑自己的選擇,因為,每當我一次次回頭,看看那些曾經走過的路,遇見的風景,還有風景里的人,我都會心存萬分的感激之情:感謝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神奇,感謝志同道合的朋友們的相惜,讓我能在心中留下記憶,并且,讓一切仍舊,仍舊一如“昨天”那么的美好。人生,誰人不過客?駐足一笑,擦肩而過——相信,如若有緣,我們終會——相見;人生,走在一起是緣分,一起再走是信賴——真誠的期待,期待能在路上,再一次與你——相遇…… ——記 我不知道別人怎樣理解“生活”,怎樣讓“生命”更有意義,可我知道,我這樣的“夢想”與“生活”真的不需要所有人都理解。我想,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著屬于自己的夢想,只是,最大的區別莫過于你是否不停地努力著,努力著去把夢想逐漸變成現實。相信,無論夢有多高,無論夢有多遠,夢在,就好!也許,美好的人生莫過如此吧——做自己喜歡的事,讓夢想在生活中得以實踐…… ——記. 我總是喜歡在陌生的地方或是短暫的停駐,或是匆忙的一瞥,我知道,但凡那些曾經留下我的身影或是映入我眼簾的地方,都會讓我在未來的某一天,再一次真誠的向時光討一份美好的記憶……——記 我一直喜歡“路上”的那個我。因為每一段路,每一次旅行,那些途中的收獲與感悟,無論是“得”還是“失”,都會讓我深深地感受到,那個時候的我,內心是幸福而快樂的……——記 年年歲歲,歲歲年年,讓我們別“怠慢”了本該擁有的景致,.雖然“花”相似,“山”常在,但每一年的心境卻已然絕非相同……畫面中,自西向東望去,依次是飛機梁、西源、金字塔、大太白梁、拔仙臺等歷歷在目 喜歡,是動力;興趣,是方向——不需要任何理由。我想,我是真的中了驢行的“毒”。 我喜歡這種生活,那些途中令人駐足止步,耳目一新的享受,以及獲得快樂的那一瞬間,那每一秒,不是任何人,任何錢物所能給予的,相信,只有自己!——記 曾經,我不止一次地問自己,準備好了嗎?因為我相信,當身心都做好了準備,鰲太就是最美的天堂……2013年元旦,小鰲太穿越的路上因為有了你們的相伴,我才有幸用雙腳去丈量,日歷一頁一頁的翻過,時光再也回不到從前,可我不會忘記,忘記那四天三夜共處的每一個快樂的瞬間——無兄弟不登山,在此,再一次感謝,感謝一路有你!感謝記憶里有你!——記 記得去年五月的鰲太穿越,于導航架前,來自不同起點的兩支隊伍在途中不早不晚的相遇,并且有緣面對面的站在同一個高度上相互問候,我想,一定是因為“山”在這里!雨中,彼此看不清對方的臉,自此分別后,腦海里卻留下了身在異鄉聽到的那一句最溫暖的祝?!陨綍?,我不知道這樣的“偶然”算不算是人生的一種修行……——贈與此行隊長“長風”:相識,真好! “長風”,一個細心嚴謹的領隊,是當地戶外網站的元老級人物一路上香煙不斷的“長風”,據說一手好書法2012年的元旦假期,他就曾經一個人獨自走鰲山 . 在這里,格外道上一聲真摯的感謝,感謝隊長幫我購買了高山氣罐和各種食材,讓我品嘗到陜西的特色:麻食,手工面,胡辣湯、油茶(袋裝滴),小油條、小咸菜,臊子紅蘿卜絲炒豆腐(因為路途較遠,在家出發時,我只是準備了幾天穿越途中的路餐,營地餐基本都是“長風”隊長在寶雞當地幫忙準備的)……——記攝影不錯的“長風”這次帶著佳能5D2, 外加三角架,帖子里那張星空軌跡的相片就是出自他的手,一路上使用70-300f/4-5.6L IS 和 L 16-35f2.8L兩個鏡頭,也不嫌麻煩相片中的“長風”很多都是在轉身回頭,后來我忍不住好奇的問他,他只說了句,擔心……應該是因為等我的緣故吧,我的鏡頭里數他的身影最多(本人攝影一般,別嫌相片拍的不盡人意) 無兄弟不登山,但兄弟終歸是“過客”。無論是近在咫尺,還是遠在天涯,那些所有的至純至簡的歡聲笑語,終究要從荒煙蔓草的山間,從風生水起的路上,回歸到喧鬧的城市,然后,然后在冰冷的鋼筋水泥間繼續做那個腳踏實地的,誠誠懇懇的“自我”——這就是“生活”,愿我們永遠懷揣一份美好的信念,執著而坦然,簡單而快樂?!?與“雷鋒”:學習雷鋒精神!高大、帥氣的“雷鋒”,走過四姑娘山三峰,登過瑪雅雪山,去年完成了玉珠峰一路上,幽默詼諧的“雷鋒”不斷地帶給我們很多快樂. 雖然相處的時間短暫,卻能感覺到這是一個很會生活的男人黃瓜和大白菜都成速凍的了,看來冬季登山真的不適宜帶著它們絕對的吃貨?。?!路餐居然帶著雞腿!羨慕嫉妒恨…… 這個男人絕對是個有故事的人,有機會一定要多“挖掘”…… 每個人來到這里,都曾經累得要命,苦得要命,但這種滋味會隨著時光流逝漸漸的演變成下一次的“渴望”與“向往”。我想,那所有的千辛萬苦,和那一路結伴的驢友,以及共同走過的路,都終會在日后變成生命中那個難忘的良辰美景——元旦假期的四天三夜,就如同行走在天上人間,相信能留在回憶里的必將是那些難得的景致和景色里美好的心情——不管你是誰,都將會終身難忘!——贈與“耕耘”:你的穩重與低調讓我印象深刻一路上,喜歡靜靜的拍攝MV……“耕耘”的少言寡語,不知道是不是跟吐字如金的職業有關?..下山時,“雷鋒”說“耕耘”曾在夜晚對著MV演講自己的感受……我深信他是個有內涵的男人. 記得“雷鋒”這樣跟我說,我和耕耘多年交情,鰲山基本上都是我們一起走的。很多時候他做的事情讓我吃驚,是個有想法的人,也是個很浪漫的人,去年正月十五上鰲山,我就是包一背就走了,“耕耘”不聲不響的帶上禮花,說咱們也過個元宵節…… 聽說“耕耘”國畫很好,還善于素描,心中很是期待能擁有一張…… 這樣每天在山里繞來轉去,懷著同一個的夢想,走著重復的山路,發著同樣的呆……就算一言不發,感覺也很好! 他曾和雷鋒一起登過瑪雅雪山 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竟然這樣一路有條不紊,讓一切“沉默”成“金”…… 有些事情,在還沒能夠來得及做的時候卻沒有爭取去做,我想,如若現在還不作為,也許就永遠都做不成了。因為所有的東西都在隨著時間的漫延而改變,包括適宜的天時、地利、人和,包括自己一年年體能的改變,思維反應的變化,甚至,更多的東西都在隨著時間慢慢的,悄悄的離我們遠去,從此,不再適合我們,不再屬于我們。活在當下,讓我們共同努力過好每一天,不要再讓自己放不下、想不開、看不透……——記. ..——出發——.... 很多人為了能在有限的生命中留下更精彩的痕跡,一直都在生活中尋找,并不斷地改變初衷,時至今日,甚至還依舊讓“遺憾”與“嘆息”徘徊在蹉跎歲月間。漸漸的,在一次次的無奈中,眼前的世界變得更大,更深,更遠,更陌生……是的,生活中,為了夢想,甚至為了一個別人眼中“不現實”的夢想,甘愿暫時放下一切,并不是誰都能做得到的。我只想告訴你,我亦并非是什么胸懷大志的女子,我只是喜歡以“山為伴,水為侶——洗耳,清目”,讓自己能從不同的角度看“人生”,讓世界在心中更美!今天,當你還在猶豫的時候,我,已經在路上……——記.2012年12月29日.出發的那個清晨,天空中飄灑著的雪花兒和親朋一起 為我餞行經中轉站換乘,折騰了近四十個小時,終于在2012年12月30日晚十一時半入住在寶雞 .——第一天——第一天路程隊長制定的很輕松:.23公里進山——練驢坡——牛頭樹——2900松樹林——3100梁頭營地扎營.. 鰲太,我對它的“認可”緣于去年五月的那一次未完成的穿越。在滿臉淚水與雨水交織的下撤途中,那雨霧中朦朧的景色風一樣“穿過”記憶,留下它那淡淡的痕跡。從此,我便知道,無論是走近它,還是遙望它,它,終會在那里——等我……那天,當我再一次身在其中,那曾經所有的牽掛與想念,象極了“落葉歸根”般的感覺——從此,從此有了“著落”…….——記.. 2012年12月31日中午到達太白縣23公里,映入眼簾的是那些熟悉的志性建筑 與事先約好的寶雞驢友一起在鰲山登山口處整裝待發……眼前上升的這段路就是“練驢坡”,我們從起步開始計時,二十分鐘到達坡頂點處第一天,天空中一直是艷陽高照,萬里無云…… 記得曾經有朋友對我說,你的圖片配上文字總會讓我看了很激動,象你這樣的路,這樣的行走,估計我這輩子是沒有機會去嘗試了……其實,我想對她說,路——永遠在腳下,看你走與不走,若真的要走,相信總會有一條適合你的路,適合你的走法…… ——記在這個被稱為鰲山“牛頭樹”的地方休息調整、適當補給后繼續前行([]
劉純蕙
金秋十月,有幸與中國民俗攝影協會徐州分會一起去華北晉冀攝影采風行。國慶長假,對去哪里和怎么去一直是個很糾結的事情。十一長假,金秋季節,不出去吧,覺得錯失好季節,出去吧,又擔心車滿人滿,到哪里都是人擠人,人挨人,這對于不愛湊熱鬧的驢友影友們而言是個大忌。正巧攝影協會也在討論此事,最后決定走一條冷門線路,來一次金秋晉冀攝影采風行,哇,好線路,二話不說,咱報名,于是乎,就“成就”了這趟旅行線路:徐州—清西陵—紫荊關長城—蔚州古城—上蘇莊—空中草原—蔚縣—暖泉古鎮—大同—懸空寺—應縣—恒山—平遙—徐州D19月30日 徐州—清西陵 9月30日晚上8:00,一行32人包了一輛大客出發了,一車的歡聲笑語,一夜的辛苦旅途,于10月1日清晨到達此行的第一站——清西陵。D2 10.1清西陵—紫荊關—烏龍溝—蔚縣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縣城西15公里處永寧山下,離北京120多公里。周界約100公里,面積達800余平方公里。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時起四位皇帝的陵寢之地,陵內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慶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緒的崇陵。此外還有3座后陵,以及若干座公主、妃子園寢。我們第一個參觀的是光緒的崇陵。崇陵是光緒皇帝的陵墓,也是我國最后一座帝王陵墓。光緒帝名載湉,愛新覺羅氏。其父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醇親王,其母葉赫那拉氏,是慈禧太后的胞妹。同治帝病故后,由慈禧太后做主,指定繼承皇位。崇陵始建于1909年,陵址名叫金龍峪。其規模雖不如雍正、嘉慶的陵墓那樣龐大,沒有大碑亭、石像生等建筑,但它除繼承清代建陵規制,參照咸豐帝定陵、同治帝惠陵的風格外,又吸收了古代建筑技術的某些精華,仍具有它的特色。整個陵寢根據守衛和祭把的需要,建筑了五孔橋、巡房、牌樓門、神廚庫、三路三孔橋、朝房、班房、隆恩門、燎爐、配殿、隆思殿、三座門、石五供、方城、明樓、寶頂和地宮。 皇家的陵寢就是不一樣,入陵的牌樓門都是這么有氣派。 步入牌樓門 看這漢白玉橋欄桿的“三路三孔橋”,真有天安門金水橋的范兒。 隆思殿內用的木料均為異常珍貴的銅藻、鐵藻,質地堅硬無比,用這種木料制作一把普通太師椅,重量竟高達百余斤,所以隆思殿被譽為“銅梁鐵柱”,且梁架之間增加了隔架料,既能托頂,又使殿內更加美觀。隆思殿內的四根明柱,底部有海水江涯圖案,柱身為一條金龍盤繞向上,較其它帝陵的寶相花更加富麗堂皇。 盡管非常之奢華,皇家,最終也隨著流逝的時光成為了過去。。。。 后面的這座院落,便是光緒皇帝的陵寢。光緒登基時,正值清朝面臨內憂外患,營造陵寢的工程不能如期破土動工,一直拖延到1908年,光緒皇帝駕崩,1909年才由宣統朝著手操辦。修建期間,清朝已走向滅亡,宣統皇帝與隆?;侍笸宋?,于是向中華民國政府提出要求:“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禮,仍如舊制,所有實用經費,均由中華民國支出。”當時,南京臨時政府的議和代表及各省都督,對清室要求寬大應許。正門顯然不是我們走的,我們自然是走邊門進入。 光緒駕崩時,陵還未建,他的梓宮(棺槨)在故宮觀德殿暫安。1909年3月,光緒的棺槨又由觀德殿遷往西陵梁格莊行宮停放,一路起落,共耗銀438400多兩。雖然北京至西陵當時已通火車,但光緒棺槨仍用人抬。前面有衛兵開道,隨后是皇帝和王公大臣,后面還有隆?;?后、瑾貴妃等,最后是1400多輛轎車。棺槨拾至阜城門,僅十里遠,就撤掉紙錢1000斤,用銀260兩。北京至西陵行程240華里,抬杠夫每天分為60班,每班128人,輪流抬著棺槨艱苦行進。沿途支搭三宿蘆殿,耗銀29000兩,經過四天三夜,才把光緒的棺槨運到梁格莊行宮,安放于正殿之中。不知當時從北京至西陵行程240華里,杠夫每天分為60班,每班128人,經過四天三夜,輪流抬著棺槨是如何艱苦行進的,但從這陵寢正殿可以感受出當時的排場了。正在這高大的地宮正殿前拍攝,突然從上面跑下來一個孩子,我趕緊抓住機會咔嚓了一張,為這陰氣沉重的陵寢增添了點“活氣”。來此參觀的人們大多是來憑吊下這段歷史的,同時也通過這些看看皇家的奢靡生活。 大殿下面的地宮才是擺放靈柩的地方。 據說在光緒的棺槨正式安放崇陵地宮之際,清朝的遺老遺少還在這座帝王陵前,演出了一幕極盡愚忠的鬧劇。光緒的老師梁鼎芬是比較典型的一位,他在崇陵的修建過程中,經常到工地瞻祝,為工程的修建籌款募捐。在為光緒送葬時,他由兩個親隨攙扶著在陵前執紼(牽引靈樞的大繩),從行宮一直走到下宮殿。當人們將棺槨、隨葬品布置妥當退出地宮后,唯有梁鼎芬瘋瘋癲癲地坐在地宮內預備給光緒殉葬。后被其親隨背出,才算完事。還真有為清朝皇帝自愿殉葬的忠臣哦。盡管清廷的遺臣為修建崇陵費盡心思,光緒還是沒有能夠在他的地下寢宮里平安地長眠下去。1931年軍閥混戰時期,一伙不明身份的兵匪盜掘了崇陵地宮,多數隨葬品被劫走。 地宮中合葬著光緒帝和他的隆?;屎?,這是他們的棺槨,其陪葬物品自然是一無所有了。 。。。。。。。。 清西陵北依峰巒疊翠的永寧山,景態雄偉。 這里有華北地區最大的古松林,數以萬計的古松、古柏把這一帶裝點得清秀蔥郁,古樸大方。 這陵墓前還有個壁照,也是用來辟邪的嗎? 為了增強排水性能,每個宮殿基部都建有2米寬的散水,明樓前和三座門前分別挖砌了御帶河,地宮內鑿有14個水眼與龍須溝相通。 妃子墓,妃子墓的琉璃瓦裝飾就不是黃色的而是綠色的了。 這滿院子里的樹讓這沉寂的陵墓區不顯得那么陰森了。 這是珍妃的墓。清帝后妃有兩位女子曾獲“珍妃”這一封號,一位是道光帝珍妃赫舍里氏,另一位就是廣為人知的光緒帝寵妃他他拉氏。珍妃(1876年-1900年),他他拉氏,滿洲鑲紅旗人。清朝光緒皇帝妃子,也是最為受寵的妃子,后因獲罪于慈禧而被投井殺害。而道光帝的珍妃赫舍里氏(1804-?)則卒年葬處不詳。恪順皇貴妃(1876年—1900年)他他拉氏,滿洲鑲紅旗人,人們一般習慣按她曾獲封的珍妃來稱呼她。清朝光緒皇帝的側妃,也是最為受寵的妃子,生于光緒二年二月初三為禮部左侍郎長敘之女。光緒十四年(1888年)10月初五慈禧太后選定其弟,副都統桂祥的女兒葉赫那拉氏為光緒帝之后,同時封珍妃與她的姐姐瑾妃為嬪,時瑾嬪15歲,珍嬪13歲。光緒二十年,兩人同時晉封為妃。珍妃其祖父乃陜甘總督裕泰,其父長敘曾任戶部右侍郎,其伯父長善乃廣州將軍,珍妃與其姊瑾妃自幼隨長善在廣州長大。珍妃10歲那年,長善卸任廣州將軍,她與姊姊隨同北返北京。 1889年,珍妃兩姊妹被入選宮中,13歲的她被封為珍嬪,15歲的姐姐封為瑾嬪,嬪為九等宮女序列中的第六等,直至光緒二十年甲午春(1894年),因慈禧太后六旬萬壽加恩得晉嬪為妃,前面還有皇后、皇貴妃、貴妃三個等級。光緒26年(1900年)8月初,八國聯軍集結兵力進攻北京,慈禧太后挾持光緒帝慌忙出逃。[行前,命太監將幽禁于北三所壽藥房中的珍妃喚出,推入位于慈寧宮后貞順門的井中淹死。當時,珍妃年僅25歲。 瑾妃的墓光緒十四年(1888年),在光緒帝的選后大典上,瑾妃和妹妹珍妃同時入選,成為光緒皇帝的妃子,并在隔年元月行大婚禮,之后個別以瑾嬪和珍嬪的身分入宮。在入宮之后,瑾嬪住在東六宮之一的永和宮,妹妹珍妃也同樣的住在同為東六宮之一的景仁宮。瑾嬪在宮中并未如妹妹珍嬪一般,獲得光緒帝之寵幸,相反的,她和皇后—葉赫那拉˙靜芬一般受到冷落,但瑾嬪并不以為意。六年之后,兩人被晉升為瑾妃和珍妃。光緒二十年(1894年),珍妃因故得罪慈禧太后,姊姊瑾妃也受到牽連而一同被降為貴人,但在隔年兩人又恢復了原本的妃子位號,但珍妃卻受到了監禁,而瑾妃卻依然保有自由、繼續住在永和宮。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七月,八國聯軍攻入京師,慈禧太后攜宮眷出逃紫禁城,瑾妃便是其中一員。在宣統皇帝溥儀登基之后,瑾妃繼續住在永和宮,并被尊為兼祧皇考瑾貴妃。在宣統遜位后,上徽號為端康皇太妃,她和溥儀的關系似乎不壞,溥儀稱他為皇阿娘,每遇年節還會請她一同歡慶。溥儀退位后的次年,隆裕太后崩逝,瑾妃在四大太妃的地位中有所提高,她在四大太妃中年齡最輕,思想也較開通。民國十一年,在遜清朝廷為溥儀議婚時,瑾妃支持以婉容為皇后。瑾妃在永和宮過著很有品味的生活,時常以丹青書法自娛。在永和宮的擺設中,有著數樣的瓶盤盆景、上頭都鑲嵌著精致出色的鐘表和花鳥人物,同時她也是一位美食家,經常派人到京城附近的天福號買醬肘子供她吃早餐,由于瑾妃喜愛美食,因此永和宮里的小膳房,烹飪相當地出色,遜清的王公舊臣都愛吃她賞的飯。1923年,瑾妃五十壽辰,特邀請梅蘭芳等著名京劇演員入宮演戲. 民國十三年(1924年),在和溥儀及其余遜清皇室成員歡度中秋佳節后,瑾妃受了風寒一病不起,五天后因情況惡化而死在永和宮,享年五十一歲,并以端康皇貴妃的身分,下葬于光緒帝的崇陵妃園寢。謚為溫靖皇貴妃。在崇陵,還有做騎馬旅游生意的,只是這么點路程,并沒什么人騎馬,這里的馬兒就悠哉悠哉了。參觀完崇陵接著去看泰陵。雍正的泰陵,居于陵區的中心位置,是清西陵中建筑最早、規模最大的一座。其余各陵則分布在東西兩側。 泰陵的神道,由三層巨磚鋪成,兩邊蒼松翠柏,上南往北分布著40多項大大小小的建筑。 ([]
《
1118事件視頻在線觀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或網友上傳,點聲源小說網只為原作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并收藏《
1118事件視頻在線觀看》最新章節。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
1118事件視頻在線觀看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0 點聲源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說均由程序自動從搜索引擎索引
備案號:積極備案中...